家不是一个封闭的房子,而是属于城市空间的一部分。这次设计中引入了胡同的概念,整个空间是一个和胡同相连可以穿行的连续空间。家像是胡同街道的延伸,城市生活融入进家中,家的概念也衍生到城市空间里。希望通过这次的改造案例,能让更多的人再认识胡同的住居环境,让胡同变成更活跃的生活场所。 ——青山周平 过道一样的家房屋外景
张根生一家五口,住在北京一个胡同的角落。准确地说,这是一个过道,一面是旁边大院建筑物的外墙,一面是胡同的外墙,两墙一夹,变成了家。最窄处只有1.3米宽,室内最高处不足3米。 改造需求过道房终日难见阳光,浴室狭小、房屋倾斜、墙体开裂、屋顶漏水,因老旧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给王树鑫一家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困难。 ▲ 过道一样的家房型图 这间窄而长的房子呈L形排列,使得过道房终日难见阳光。玄关与女儿女婿的房间偶有光照,中间的卧室与客厅却需要24小时开灯才能保证照明。老化且安装错乱的线路增加了照明难度,岳父常需攀爬折叠梯替换灯管,存在安全隐患。房屋倾斜、墙体开裂、屋顶漏水,因老旧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给王树鑫一家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困难。 ▲ 改造前平面布置图 洗浴也是家中的一大难题,狭小的浴室仅靠门上小窗透进的一丝光亮照明,大人淋浴往往只能草草了事。给鼎鼎洗澡更需要全家出动:搬桌子、腾空地、打热水到客厅,岳父中途来回接换水就怕孩子洗澡着凉。 ▲ 房屋俯瞰 ▲ 每天阳光直射时间约为50分钟 ▲ 没有餐桌 一家人围着茶几吃饭 ▲ 墙体开裂严重 没有隔热保温 ▲ 阴暗潮湿 漏水 ▲ 浴室狭小 没有隐私 ▲ 小孩没有独立空间 改造过程面对这么多问题,改造从哪里开始呢,答案是从头——也就是从屋顶开始。 屋顶改造 在客厅天花板之上,有30公分的检修层,这对不足2.8米的室内空间来说,无疑是一种浪费,而且厚达30公分的屋顶,早已开裂、漏水,所以施工的第一步,就是拆开屋顶。当施工队打开屋顶后,发现原有的木结构已经变形,部分腐烂,由于砖混结构的屋顶还挤占了30公分的空间,同时考虑到安全因素,设计师没有采用修葺的方式,而是决定将屋顶全部拆除。 ▲ 屋顶30公分的检修层 新的屋顶结构因为使用了轧型钢板加混凝土的工艺,不单在重量上比原本的砖木结构轻,更重要的是减少了近30公分的厚度,这样,加上30公分的检修层,在不动外墙高度的情况下,设计师为客厅的室内空间增加了宝贵的60公分高度,把客厅原本不足2米8层高,增加到了3米3。 ▲ 改善采光 L型天窗 屋顶除了加固、无法采光的问题之外,原本还在存在着开裂、漏水的情况,为了彻底解决老张家的漏水问题,设计师青山不止在张家屋顶上做了防水,还为整堵老墙也做了防水。 ▲ 改善采光,还要保护他们的私密性。
墙体加固 设计师完成了室内通风和采光的设计之后,现场的工人忽然发现了一个严重的结构问题。这座院墙的历史久远,制作工艺用的是两边砖垒砌,中间填土的古法砌成。经过多年的风化,中间的泥土层已经被雨水充分浸泡,发生肿胀。 ▲ 墙体现状 ▲ 经过暴雨后的墙体肿胀情况更加严重 老墙经过雨水的冲刷,内部的泥土层更加酥烂不堪,设计师只得再次减少每次修复墙体的面积,并且让工人采用手工修复的方式,虽然这样做不仅人工更费,而且还压缩了原本就紧张的工期,但考虑到现场施工的安全,和未来房屋的安全,只能在时间和成本上做出牺牲。 ▲ 施工墙体加固 整体布局 解决了屋顶、屋内的安全问题后,青山周平开始着手构画房屋的整体布局,青山周平却得知了一个令他惊讶的消息。二胎是喜事,但也是挑战,如何在层高有限,面积有限,房型奇葩,最窄处只有1.3米的空间中,安置好这一家六口,打造既有采光通风,又有私密空间的新家? ▲ 改造后空间 ▲ 高度图 ▲ 胡同图 ▲ 模型照片 根据在张家测量出的各种生活起居高度,青山找到了做二层的方法。就是生活空间的错位利用。在最低层高3米1的朝东房间,也就是女儿夫妇空间的上方,为鼎鼎加出了一个卧室,并且把它与鼎鼎的空间打通,做成一个完整的L形二层,二层的每个空间都根据功能的不同,有不同的高度。老张房间与女儿房间旁都有一个通往二层的楼梯,这样,无论从哪个卧室都方便上去照顾孩子。 ▲ 原始平面布置图 ▲ 一层平面布置图
改造通过增加大面积的天窗以及通透的玻璃立面解决原先的采光问题。一层根据人在不同功能空间里的活动高度,自然形成了几个高高低低的木头房子。在保证每个家庭成员有着相对独立生活空间的同时,创造一个整体的连续的开放空间,增加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机会。 通高的公共走廊部分和胡同相连,像是胡同街道的延伸 。 ▲ 二层平面布置图 二层的儿童空间是另一个连续层叠的“立体胡同”,为孩子们在室内创造一个可以像户外一样开放自由的游乐场。通向后院的大门采用木质框架和透明玻璃,可以整体打开,任何时候都可以将庭院的风景引入室内,人的活动可以同时在庭院进行,室内外互通,与自然融合。 ▲ 屋顶平面布置图
全新改造面对这么多问题,改造从哪里开始呢,答案是从头——也就是从屋顶开始。 ▲ 9人饭桌 ▲ 过道荧光砖白天吸收光线,夜晚就可以发光。 新设计的公共通道只有一条,所有的活动动线都要通过这里,在晚上起夜如果用普通的外插式小夜灯,装在仅有70公分宽的公共通道上,会给老人和孩子晚上起夜造成不便,考虑到采光天窗有大量的直射阳光照进室内,设计师青山周平准备从日本带回一种节能环保的材料,发光粉与两种强度不一样的树脂材料按照比例调和,亲手打造的荧光砖。 前院 ▲ 外墙荧光砖 后院 女儿房 儿童空间 ▲ 孩子们的成长空间 ▲ 通风窗 设计师形象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