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名师与新作

注册
七巧天工 | 北京120㎡退休养老宅,复刻爸妈生活习惯的家
达人设计  / 发表于 昨天 23:18 |家居鉴赏[精选]  / 现代/极简/北欧

达人设计

网站总编

私信回帖
说在前面
为父母改造居所,堪称装修界的代际审美碰撞。
年轻一代怀揣着改善父母生活品质的热忱,试图将先进智能的设备、新的生活方式与当代生活美学植入旧宅。
而父母辈却困于节俭惯性与传统生活模式,在「没必要」与「怕麻烦」的踯躅中筑起藩篱。
这场拉锯战往往以两败俱伤收场,直到我们遇见这个浸润着理解与温情的改造范本。

这个家更像是年轻孩子给退休父母的一份礼物,少有争执,更多的是温暖和关怀。
本案的特殊性在于——这是一场由儿媳领头的「孝心改造计划」,
尽管平时工作很忙,她还是亲自参与了每一个环节,为了让公婆住得更舒服。
为了用理性和事实说服老人,解决沟通矛盾,他们从制作专业PPT说服长辈,到多次开家庭动员会,
再到全程参与设计和施工,年轻一代用行动诠释着:真正的孝顺,是让父母在舒适中拥抱新时代。

我们仔细研究老人的习惯和家中用品,在120㎡空间编织老人晚年的生活图景,
重新建立房子动线和功能,做杂物入墙、轻量化的走廊、更空旷的空间以及合理安排老人书画喝茶等爱好,
从而重新定义了这个兼具美观、高效、易用和安全的养老房!

最后,这个改头换面的新家,综合两代人的审美和生活,既保留了长辈喜欢的传统稳重,
也融入了年轻人带来的现代温润,有传统的书香门第气质,也有现代木质的温柔包容,处处充满了爱和彼此关照的痕迹。
沉甸甸的心意,就是这个家最触动人的地方。

这套建筑120㎡、套内101㎡老房,平时只有两位老人居住。改造前是三居,虽然房子不小,但是住起来却比较逼仄。
首先,南侧三间卧室有两间都是闲置,空间割裂导致采光浪费。
改造前,不开房门,南侧的阳光无法抵达客厅,昏暗又显小。
原先的餐厅在厨房里面,妈妈平时画画只能在厨房餐桌上进行,每次画画、吃饭都要清理餐桌油污。
进门也没有充足的收纳,日常的物品堆积如山,卫生间的使用体验也很差,功能缺失一直严重影响着这家人的生活品质。

空间重组的改造策略:
1、打通的门口长条浴室与主卧之间的墙,实现分离式的卫浴体验,走廊两侧盥洗、家政、洗衣、淋浴、马桶一应俱全,互不干扰;
2、主卧设置双入口,形成空气对流和环形动线;
3、南侧的两间次卧打通拓宽客厅面积,利用配重墙和垭口,新增妈妈的绘画书桌和爸爸的书架;
4、客餐一体,设置岛台把水吧放在餐区更方便,这样也能减轻厨房的压力;
5、北阳台改成小次卧,方便孩子们偶尔小住;
6、厨房隔了一部分面积设置土间,增加入户收纳量。


01
玄关重生记
改造前后差距很大,很难相信这是原来堆积了很多物品的老房!
门口改造比较大,原来大门右手边是两扇餐厨房门和内嵌的衣柜,左手边是带洗衣机的长条形浴室。
改造后,入户的适老动线加入了穿换鞋衣系统,可坐可扶。
鞋柜旁边单独加入了储物小仓库,老年人进出门要随身携带很多东西,小仓库更适合老人的生活习惯,
也更方便收发快递和囤货,仓库没有装门,以免小空间开关门绊倒老人。

02
卫浴革命
原先两个闭塞的主客卫逻辑早已过时,四通八达的四分离卫浴适老系统更舒适好用。
我们把原来封闭的浴室直接打通了,可以直达老人的大卧室,全屋无高差过渡,安全方便。
紧挨门口的是独立马桶间,原先是这里管道丛生,见缝插针地设计了隐形家政柜和工具柜,隐藏管道。
隔壁是带洗衣房的淋浴间,含分类脏衣篓和毛巾区;浴室墙面还留了透光孔和坐浴台,洗澡时可以坐着借力,不开灯也不会太暗。
两面墙之间还有隐形晾衣绳,满足老人平时手洗衣服后沥干。
浴室地面是日本进口的发泡塑料卷材,地面一体化设计,无漏水风险,防水防潮还防滑,而且容易清洁,脚踩完全不冰凉,保温隔热效果好。
分离浴室对面是洗脸池和家政系统,家政台有不同功能的抽屉,
比如分类洗衣篮、叠衣熨烫板和不同厚度的各种生活杂物柜等,这里还暗藏了扫拖机器人,自动上下水,解放家务,非常省事。
洗手池也在入口旁边,可以两人同时使用,内嵌杂物柜,不会磕碰,
收纳增加了免弯腰壁龛抽屉和柜内电源等很多更省力的小设计。

03
洄游卧室
往里走就是宽敞明亮的老人卧室。
原来封闭的阳台拆进来后,仿佛换了套房,床区位置没变,改成舒适雅致的浅木色。
浴室这里是有推拉门的,床尾对面还含一处双开门,洄游动线改变了原来转角开门的憋闷感,
拆除隔墙打造的环形动线,主卧去客厅和门口都更方便,也让整个房子的阳光和空气自由流转。
双开门左右对称添置两个宜家大衣柜,加上阳台柜,满足老人所有的衣物收纳。
这组宜家柜孩子家自用很多年,原先老人房也有一个旧的实木衣柜,
老人想留下来,为了说服老人,媳妇让长辈自己亲身体验,收纳分类和拿取都十分便利。

04
客厅涅槃
原先的客厅不大,我们是把原来南向的两处小房间拆进公区来放大效果。
拆掉的书房和孩子房,改造后的大客厅也包含了这两种功能:
首先是把客厅北侧杂物阳台改成了一个开放式的小卧室。
折叠门是可封闭的,并且还有完善的收纳和睡眠系统,孩子们可以偶尔过来住也很方便。
老人退休后,爱上了国画,餐区海洋板墙面很自然的变成了展示区。
餐厅一侧加岛台+餐边柜陈列架的结构其实也更适合老人家使用,聚会也很方便。
背景展架放老人收藏的贵重物品和各种茶道器皿,水吧台含咖啡机和嵌入式烧水区,
更方便老人泡茶,泡茶的自动上水管链接到下面柜子里的水桶,再也不用一地桶磕磕绊绊。
岛台的另一个好处是更方便洗茶器,我们设计了更多抽屉,海量茶叶饮料、酒水、密封袋都能瞬间找到。
餐区往南就是沙发区和书画区。这里的长阳台是原来就有的结构,
隔墙含承重无法拆除,我们将它一分为二,一部分作为半透明窗归入主卧。
客厅区的阳台隔墙则安排了妈妈绘画的书桌、爸爸的书架和植物区。
杂物阳台也能变功能大师。
南北打通后,整个餐客厅都是透亮舒畅的,又处处都是生活细节充满乐趣。
北侧我们利用小卧室和厨房门的厚度差做了植物角。


05
重组厨房
植物角旁边进来就是厨房,同样没装门,独立厨房即便隔了一部分面积给玄关,仍然保留了原来的两屋结构。
原来外侧方正的餐厅被释放出来作为主要厨房,面积更大更舒展,避免人多剐蹭绊倒,比窄厨房更安全。
厨房左侧L形橱柜,把洗菜操作区靠窗放,吊柜和地柜之间的墙面,
以及水槽旁边的柱子都包了磁吸的珐琅板,可以自由增加墙面收纳组件。
厨房右侧墙上也用洞洞板做了开放格,可以分类收纳各种调料和五谷杂粮。
当阳光透过纱帘洒在母亲的画案上,当父亲在定制书格前摩挲珍藏的典籍,
这个被爱意重新浇筑的空间,已然超越了物理意义的居所。
它是一封用空间写就的家书,见证着两代人相互理解的温柔革命——最好的孝顺,是帮助父母优雅地走进新时代。

项目名称:退休宅
项目面积:120㎡
项目地点:北京海淀
项目完工时间:2015年2月
主创设计:王冰洁、郑昊鸿
摄影:方立明
施工单位:一尺一界
装修主材:海洋板、木格栅、不锈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微信公众号➤达人室内设计网,小编微信号➤wonadea2019

0

主题

804

帖子

1428

积分

7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28
lipihuan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达人室内设计网!  感谢楼主分享

0

主题

431

帖子

824

积分

6级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824
Aoliao 发表于 半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达人室内设计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达人室内设计网 ( 粤ICP备12090048号-1 公安备案 )

GMT+8, 2025-2-25 15:20 , Processed in 0.125133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Wonadea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