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
本案位于武汉一处产业园顶层,上下两层,斜坡顶,多梁柱结构限制空间层高,最高点是2.3米最低点只有2米不到。业主希望空间设计成私人会所,可以在这里会客,品茗,娱乐,就餐,休息等等;因为空间在顶楼,但无任何框架,首先设计师需要合理规划各功能区,梁位的考量,方正空间的采光问题,因此利用几何元素,圆,点线面,借景等手法,同时结合建筑本身自带的优越条件,通过声光影等把中间过道做一个风雨连廊。设计不仅要满足功能上的布局使用,同时要合理规划路线。原结构将顶部可拆掉的拆掉,空间一分为二,在中间打造一个长形过道,并有效划分了公共区域与私人区域。在茶室与会客厅处对应着露天景观,让室内外浑然一体。设计师遵循自然,结合光影与建筑之间的关系,为空间注入灵动的生命力,石材、木质等天然的材质巧妙运用,渲染出空间不加修饰的自然美感形成独特的空间气韵,素雅且闲静、舒缓而柔和。
推开门,迎接的墙面“观自在”,生活,心安之处,才是我们生命的归处。从喧嚣闹市隐入生活之中。万物流转,时光蹁跹,时间演化成鲜活的每一天,为空间勾勒出线条与轮廓,为生活赋予着内心安静与治愈的良药。 每一处走过,设计都以天光造境,成全了天光的引入,诉说着那一刻人与空间,空间与光影,人与光影的故事。在天地人的和谐统一中,点睛而成的小趣,更似象征着空间中人的型格投射,以它的指引,旁观和倾诉着每一刻光影的变化。在光影的世界里路过,游走于虚实之间,无限遐想。
映入眼帘的是黑白的长廊,它更象是一个可以自由呼吸与想象的空间,人无拘无束地生活其中,享受独一无二的美好时刻。 自然光,是空间的天然艺术品。路易斯.康曾经说过:“对我而言,自然光是唯一能使建筑成为建筑艺术的光。楼道顶部的玻璃设计,让自然光得以进入,在室内优雅地漫步。自由流淌的光线,随着时间的变化,在建筑廊柱几何体块中移动,明暗斑驳,由此而产生不同的空间韵律,光影四季,变为室内生动的景象。
基于中国传统建筑“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将圆形的体块构件穿插于方形空间之中,勾勒出简洁的设计语言,空间被更为通透的方式划分开来,区域之间达到既独立又共生状态,互为主从,无限延伸。 梁柱与灯管,通过穿插、叠加、碰撞,勾画物体之间的比例关系,圆弧几何体于空间中流动、延展,展现空间的生命力,大胆地展示会所别样的参观体验。
02
楼道
PASSAGEWAY
温润的阳光通过玻璃天窗洒落到墙地、楼梯上洒落到空间的各个角落;以光的延续为主线,伴随不同时刻的日照变化,空间在光线流转中由静及动,形成独特的韵律节奏。时间在这里驻足,却又从缝隙里溜走。
楼梯下造一水景,水雾迷漫,淙淙有声,除了优化视觉外,同时也是有力的降温剂——空气穿过水景在内部流动,为室内提供清爽新鲜的通风。
早上阳光如约而至茶室,透过大面积天窗,无遮挡出入,随之而来的是一整天毫不吝啬的倾洒与照拂。在茶台区域可看到露天景观,室内外自然融为一体。
钢架楼梯一分为二,划分了茶室与会客区,楼梯间采用半开放设计,既保持了空间的完整性,又允许自然光线充分进入室内。
我们以建筑视角出发构建全新符合里所的空间秩序,空间由中线茶水台一直延伸到对面露天景观,通过采用圆形隔断,保持空间分区的互动性及连通性。通过材质、结构、色调、质感各异的元素,营造出平和松弛的空间情绪。
设计师有意打破实墙的阻隔,减法设计的杜邦纸悬空隔断,隔而不断,让空间获得足够的通透感,似透非透的朦胧光感让场景中故事更丰饶。
野口勇纸艺吊灯与镂空的背景相呼应,并点亮空间,为空间更为添彩。
伴随着光影的流动缓缓步入室内,厚重的承重梁被特意的阵列排开,设计师利用顶楼镂空结构最大限度引入自然光线,光影四时而变的流动感在墙面的起伏,明亮而有趣的艺术空间,让人的心慢慢沉静下来,去除繁杂,就此开启一段优雅惬意的时光。
露天景观处采用玻璃让光照射下来,注入新的生命力-松柏,行至尽头,风景浮现眼前。人与自然、心宇、界域之间,是一个不断延伸、渗透、融合、统一和自然化的过程。
露天景观位于茶室一侧,品茗的同时不经意间就能看到绿植,打破室内外界限,模糊了边界。面对室内两侧落地玻璃设计,通透明亮,让空间变得更加宽敞明亮,让人无论是身处休闲区的哪一个位置都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光与影,白与绿,当下与未来,在这里谱写出生命的韵律。
茶室的左边独立的空间就是用餐区域,用餐区延续空间整体的基调,圆形餐桌,天然石材的纹路,让简洁设计在充满细腻的空间里赋予更多的自然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