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香教堂( La Chapelle de Ronchamp)又译为洪尚教堂,位于法国东部索恩地区距瑞士边界几英里的浮日山区的一座小山顶上,1950-1953年由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设计建造,1955年落成。朗香教堂的设计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20世纪最为震撼、最具有表现力的建筑。 朗香教堂的白色幻象盘旋在欧圣母院朗香村之上,从13世纪以来,这里就是朝圣的地方。教堂规模不大,仅能容纳200余人,教堂前有一可容万人的场地,供宗教节日时来此朝拜的教徒使用。
建筑师: 勒·柯布西耶
项目年份: 1954年
摄影师:Gili Merin, Rory Hyde, Cara Hyde-Basso, Sebastian Bernardy, Luke Stearns, Pieter Morlion, Flickr User: elyullo
在巴黎东南方不远的朗香市,坐落着柯布西耶职业生涯中最不同寻常的设计作品之一,圣母院朗香教堂,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朗香教堂。在1950年,勒·柯布西耶被委托设计一座全新的哥特式教堂,用来取代原先在二战中被摧毁的教堂。
朗香教堂长期以来作为朝圣旅行的一处宗教圣地,深受哥特式建筑传统的影响,但是二战之后,教堂不再需要像先前那样富丽堂皇,而是需要一个没有过度装饰和华丽宗教人物雕塑的纯净空间。朗香教堂的现代感如此具有欺骗性,以致它看起来并不符合柯布西耶的审美理念或是国际风格中的任何一种;它更像坐落在场地中的一尊雕塑。朗香教堂这种无法归类的特性使它成为了20世纪最重要的宗教建筑之一,它同时也是柯布西耶职业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1950年,柯布西耶收到设计朗香教堂的委托,教堂的改革派们要求通过拥抱现代艺术及建筑来洗刷他们过去的堕落和过度装饰之名。空间的纯粹性曾是柯布西耶的主要关注点,其通过不使项目过度复杂化及去除设计中的典型现代审美的手法达成。
相反,柯布西耶这次却有意想让空间变得易于遐想和引人深思。当光线照进礼拜堂时某种被净化了的、空灵的气氛便会产,毫无修饰的白墙平添了几分心理上的纯粹。光线的效果激发出某种富于表现力且使人情绪激动的特质,这些特创造出生了具有宗教活动意味的强烈感受。
朗香教堂坐落于一片林地之间,并与市镇的其他部分相隔绝;教堂处于小山之上,场地本身有一种隐喻性的基础,这更加凸显了朗香教堂的重要性。不像柯布西耶的大部分其他作品那样具有盒子状的、功能性强及小体量的特点,朗香教堂具有不规则的雕塑状外形,即倾斜的墙、屋顶及楼板。从样式和形式上来说,它是非常复杂的;然而,从设计功能规划的角度来看,它却相对地简单:两个入口、一个讲坛及三个祈祷室。
朗香教堂的墙体赋予了其雕塑般的特征。宽厚(4’-12’厚)、舒缓曲线的墙体起到了支撑混凝土及石制构造及巨大曲线屋顶的实际作用。但是,墙体不仅承担着结构与雕塑般元素的作用;它们同时还是音效放大器,尤其是在东部外墙反射从室外讲坛越过场地传来的宣讲声时。
朗香教堂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当属那朝天卷起的曲线屋顶。被嵌入墙内的支柱所撑起的曲线屋顶看起来如同悬在建筑之上,因此屋顶与墙体之间有一个10厘米的空隙,这使得缕缕天窗光线得以进入。屋顶只是受机械论影响的朗香教堂整体设计的一个缩影;屋顶的弯曲形态模仿了飞机机翼的曲线。这种流线型的设计贯穿于教堂那巨大且厚重的特质并让它看起来十分轻巧。
设计中最有趣的部分就是那些分布在墙上的零星窗口。柯布西耶采取了在立面上开孔的方法,通过夹层墙间的锥形窗以增强礼拜堂内的光线。每一堵墙都被大小各异的方窗照亮,连同朴素的白粉墙一起共同赋予了墙体以明亮的特质,这些特质则被更强烈的直接光照打断。礼拜堂宣讲坛后的墙体之上,光照效果产生了斑点般的图案,好似星光闪闪的夜空,稀疏的开窗被十字架上方一处巨大开口倾泻出的光照所赞美,不但创造出了一种强大的宗教图像而且还具有变革性的体验。
从朗香教堂的平面可以看出,曲线状的墙体和屋顶定义了教堂形式上的含义。它看起来就如同直接从小山生长出来那般,屋顶的曲线好似教堂坐立于山头的镜像。然而一旦进入了建筑内部,弯曲的墙体及屋顶就不再是定义这个设计作品的纯粹本质,而是光线定义并赋予教堂以经验上的意义。
尽管,朗香教堂作为一个从勒·柯布西耶其他作品中派生出的激进产物,它依然保持着某种相同的设计原则,如纯净、开放性及具有共同性的公社意识。朗香教堂并非是背离机械论或国际风格的一个举动,而是对一处宗教圣地做出了文脉上的回应。朗香教堂是一座深受现代设计原则文脉影响的建筑,这也使得其成为了20世纪及勒·柯布西耶职业生涯中最吸引人的建筑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