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这个旧居是董辅礽先生外婆家的房子,1927年7月他在这里出生,并度过了他的少年时光。
2001年4月17日泰康人寿宁波分公司开业,我专程邀请到董老师参加了我们的开业典礼,我也陪着他一起找到了这个老房子。当时住了好几户居民,他们已不知道这房子过去的主人,只有门前依稀可见的“赵姓己墙”的石牌(外婆家的姓),见证了老师当年生活的点滴痕迹。
在那块石牌前,我和董老师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董老师去世后,我又陆续来过几次,2017年董老师的女儿董欣年院士和先生王小凡院士回国,我又专程陪他们回来看,就有了在这里建一个纪念馆的想法。
今天我们来缅怀他,把他的旧居做起来,就是要教育我们的后代,让他们知道像董老师一样立志、像董老师一样报国,为国家做贡献。
董老师于2004年7月30日不幸病逝,终年仅77岁。他去世前大概3个月,写了人生最后一篇文章《守身为大》发表在《金融时报》上。
“守身为大”也是他1946年报考武汉大学时的命题作文,他的经济人生以此为始,也以此为终。他强调每个人都必须要坚守自己的节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思想品德的修养,注意遵守制度和法律以及社会的道德。
“守身为大”是董老师一生的写照,也是他留给这个国家、留给这个时代、留给我们所有后辈的精神财富。对董老师最好的纪念,就是把这种精神品格传承下去。我经常说企业家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强盛的筋骨,要成为这个社会的榜样与楷模,成为这个社会永远的正能量,就更需要“守身为大”。
企业家“守身”的第一步,就是自律,就是尊重专业、尊重市场、尊重法律和规则;其次是要尊重你企业的治理结构,不能把企业搞成自己的一言堂;第三,创始人越是处在强势的位置,就要越对自己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冷静的头脑,谦虚的态度,一定要让中小股东、董事会成员和经营管理层能够表达他们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