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计媒体工作多年、每天会接触大量优秀的空间案例,设计媒体人闫虹从远郊别墅搬到属于自己的新家时,对于其未来的模样,有一幅清晰的画面。
1500字的设计诉求,包括对于客厅、次卧、盥洗室,还有色彩、灯光、地暖的要求,统统涵盖 。它们在设计师吕爱华的手中,或保留,或加强,或删除,或修正。
从目前居住的远郊双层别墅,到现在市区新家的套内使用面积60平方米的转换,设计师吕爱华比居住者更加提前地感知到了其中会有的“落差”。
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做出优良的生活品质,是吕爱华对于这个空间的基本判定。
一切有关生活品质的延伸,都落脚在业主作为都市单身女性的这一点上。
27岁,只身从原来生活和工作的城市来到北京,7年的时间在陌生的城市,收获的不仅仅是喜欢的工作、亲密的朋友、友好的工作伙伴,还有一套市区的房子。这是都市人群坚持奋进的一个缩影。
业主和设计师 The Owner and Designer
闫虹
自嘲“看了那么多佳作,依然不会设计”的设计“评论家”。深耕传媒行业十几年,与众多国内外顶流设计师、建筑师、艺术家保持长期深度合作,并致力于“指手画脚,为天才挑毛病”而鞠躬尽瘁,推动国内设计行业发展,助力设计师成长进化的资深媒体人。
吕爱华
華·DESIGN工作室创始人、设计总监
私宅设计领域最受欢迎的女设计师,高级室内建筑师,ADCC陈设委副秘书长,華·DESIGN工作室创始人、设计总监,北京尚界装饰有限公司创始人,北京中赫时尚艺术教育特约讲师。设计对她而言是热情,不仅是给居住者一个家,也是给居住者一种新的生活可能。从业20年,以“做有爱的设计”理念为指引,深入研究人与空间的交融、互动,营造人与空间的美好关系。
01 发散视线 在空间 无碍交织 Divergent sight intertwines with space.
如果按照“行为自由大平层、观赏风景落地窗”来衡量,这并不是一个全然理想的房子。60平方米,1人或2人的居所,在物理尺度上难免会行为受限。但它也可以理解为,不用考虑家庭成员的需求,所以可以随心所欲。
如何在60平方米的空间里串联起行走、休息与会客三个主要动线?在提供了10种不同的布局、以探索多种使用可能性后,空间最基本的形态逐渐成型,其中包含最核心的两点:功能齐备与通透敞阔。
在小空间里,开放式空间是一个通用的选择。模糊了厨房、餐厅和客厅的界限,将原来与卧室相连的厨房,移向进门右手玄关处,高度和位置适宜的柜体让厨房时刻处于整洁、有序的状态。
U型,而非一字型和L型的厨房,也是厨房最合理的格局,在疫情到来、大多数人被迫或主动选择长时间居家的情况下,不失是一个恰逢其时的做法。“要让她所有眼睛能看到的地方,都是没有阻碍的,在客厅里看不到凌乱的厨房。”设计师吕爱华说。
很多时候,我们太过注重动线在空间中的规划,却忽视了视线所能抵达的范围:它超越身体和位置的界限,让眼睛触及空间的各个角落。对我来说它不是一项工作,而是自我表达的一种形式。
在公共空间中,关于行、走、坐、卧的视线基点,被设定在了舒适的沙发、浅色的地毯、粉色的靠背椅、整洁的厨房、一进门的玄关处。它们共同形成一个多边形的视线网络,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发挥效能:一个人在的时候,寻找想要的东西更直观便捷;一群人的时候,每个人的状态都能尽收眼底,从而照顾到每个人的情绪。
整洁、干净,是闫虹对于整个家的基本诉求,除了书和一些艺术作品,所有的物品都整齐地收在柜子里。
在公共空间,除了一幅摄影作品和日常摆放的画作之外,在平视的视线范围内,墙面与室内之间没有放置任何家具,即使是核心的书橱,也是以平行分散的形式,沿着窗台和电视机下方50厘米处依次摆开;在卧室、厨房和盥洗室中,所有的橱柜和新风空调系统被贴墙(减少宽度)和加高(延伸高度)安置,让所有物品都能有序收纳。
还有一些不经过解释、也许很难体会其中妙处的小心思,比如椭圆的餐桌和座椅。桌子并没有与墙面平行,而是略有角度,这样座椅的摆放也相应地倾斜,兼顾了入户门、厨房、卧室和厨房的多个方位,避免了位置的直面相对,释放出一点点余地,让呼吸与氛围更加流畅。
02 四方象限 中的 异形解构 Irregular construction in the Space
在条条框框的限制中,也有旁逸斜出的灵光,一个空间的品格特征与一个人的社会身份,在本质上是互通的。温柔中带着硬朗,严谨中亦有松弛 。我们每个人似乎都具备了极强的韧性与收缩力,随时准备迎接各种状况的出现。就像是感性和理性,能够同时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作为一名职业女性,闫虹每日、每周的工作节奏快速紧凑,毫不懈怠,竭力达成制定的每一个工作目标 ;在生活中,她是一个爱玩、爱笑、爱热闹、爱交朋友的女士,享受周末与节假日宝贵的每分每秒。
这也是她的新家给人的感觉:秉持实用主义的原则,在面积有限的空间里,斟酌、取舍与平衡,推演到极致;兼具浪漫主义的洒脱,也不惧使用弧形、不规则形这种在空间上会产生浪费的元素。
弧线的线条,描摹出浪漫的意象 ;毫不凝滞的视线腾挪,经由不规则造型的蜿蜒,折入白色的墙面。让人在推门入户的一刹那,映入满心满眼的温柔。
弧形的使用,也同步到了天花与墙面、墙面与墙面之中。它们的连接处也是弯折的,而非四方四正的棱角。模糊墙顶地的界限,是我很喜欢的一种方法。
外方内圆的空间结构,就像是在一个正方立体的外结构中套了一层圆融的壳,不到3米的层高,即使还铺了地暖、做了吊顶,却并不显得低矮。圆形的石膏灯,散发出温润的光芒,更加强化了视觉上的流畅性。
03 一人居 的美好 时光 The beautiful time when live alone
也许是同为职场女性的原因,吕爱华对于都市中女性的生活状态深有同感。如果说,娴熟的设计手法是多年工作训练出来的结果,那么强烈的同理心则是两位女性合作者一拍即合的主要原因。
“工作在外,一天下来很辛苦,希望回到家里,你会感觉自己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一个人自身的状态如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自我感觉良好,那么出去与人交往的时候,你的状态也会很好地影响别人。不需要太多的话语,即可传达。”
既有自给自足的安全感,也有呼朋引伴的不孤单。体现在空间氛围的营造上,不要太高冷、太有仪式感,而是更随意一些。随意,不是邋遢,也并非不精致。这,就是都市一人居的特点。舒服,是吕爱华在采访中经常提到的一个词。更具体的解读是“一个女生的生活和精神乐园。回归自我,忘掉自己的社会身份,回到家里,就是一个无拘无束的小女生。虽然没有之前居住的房屋面积大,但在这里,会更惬意,更放松,更有安全感。”这是她对于空间使用状态的构想。
这里并不需要满坑满谷的家具,所以很多时候,家具的整合性和替代性很重要。一个人的时候,家里的床、沙发、座椅和地毯随处可坐、可卧、可躺,自成一方天地,当有朋友上门,亲密的关系也可以不分彼此,来分享空间所有的一切。
处于公共区域正中间的绿色桌子,也许是这个空间里,最具有延伸力的。在一个人的时候,它是餐桌,是办公桌,也可以是写字和画画的工作台;当有朋友来家里做客,它就是吧台,是游戏桌,是推杯换盏的微醺之地。
木纹黑色的木纹砖,换了一种铺法,鱼骨拼的造型让人瞬间穿越到了可眺望埃菲尔铁塔、阳台培育着各色鲜花,以及白色窗帘在风中飘荡的法式公寓。充足的光线,让小空间更加明亮,也让视线发生奇妙的转移。比如客厅角落包裹柱体的彩虹玻璃,在阳光的照射下,莹然铺洒出一室光辉。
床体架设在嵌入式的皮质暖包地台,将床周围的零碎区域整合利用,不仅是让空间显得更开敞的一种方式,也让休息区域变得更温暖了。在层层的包裹之中,很容易就陷入一个安稳的美梦。
以草为原材料编织而成,床头壁纸的黑色笔触与金色痕迹游逸其中,就像是一幅挥毫泼墨的工笔画。天然与华丽共存一体,释放出来潇洒与活力。
“单身的日子很宝贵,希望你可己尽情享受。将来为人妻、为人母,回头来看,会发现这段时光是非常美好的回忆,这段回忆,值得花掉一个次卧的面积。”将次卧的面积,合并到卫生间,让一个人最隐秘的需求,以最自然舒展的状态承载。大面积铺贴的水磨石肌理墙砖,不确定的随机美感带来粗犷又原始的自然气息。这个干湿分离的空间中,包含收纳、洗衣、洗浴、泡澡、化妆的一切功能。考虑到化妆对于女性的重要程度,吕爱华将这最靠窗的位置留给了独立的梳妆台。在明亮的阳光和微风的吹拂下,收拾身心,再度出发。
·与客厅柔和的色调相比,这里的材料和颜色更偏沉稳。整墙铺设的多彩大理石瓷砖就像是打翻了颜料盘的巨幅画作,也潜在地呼应了闫虹平时喜欢绘画的习惯。丛林阔叶图案肌理的壁纸,比纯白色多了一些温润质感,尤其是在灯光的照射下,散发出熠熠光华。带花纹玻璃的黑色古典橱柜与洗手台面一体,梳妆台前米老鼠造型的座椅,流露出俏皮幽默的一面。
04
越来越理性 是市场的趋势 More and more rational is the trend.
在吕爱华的观察中,理性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业主的一个基本特征。“这几年越来越感受到,中国人对于家庭生活的重视。特别是加上这几年疫情,很明显地感受到一些用户非常注重居家环境,相反地,对于追逐风格已经没有那么热衷。”
越来越多的使用者,更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更容易受设计师引导了,这两者看似冲突,却也不难理解。知道自己要什么,是不随波逐流,拥有自身看待空间和物品的方式;
更容易受设计师的引导,是因为更能明白设计师表达的话语与措辞,这得于前者知识体系和思维框架的丰富构成,能够很好地吸收不太熟悉领域的行为与体系。
“早年的时候跟客户去沟通,到底适合什么风格,或者是说空间怎么来用,我可能需要长篇大论,才会让他关注到自我这件事情上来,而不是去纯粹地关注设计。现在大家都知道了,空间,最终是要为人来服务的。”
与各类人群接触,了解不同代际群体的想法,是设计这个工作很有挑战、也很有魅力的地方。吕爱华提到,这几年接触、合作的客户群体,正逐渐呈年轻化趋势,更加注重空间整体氛围的营造。
“对于硬装的需求相对弱化,变得更加考虑整体的实用、多元和趣味。比如家具和陈设,开始注重造型、材质、颜色和质感。还有电器,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品质大大提升。我们更多选择这些与身心健康和情绪价值有正向作用的产品,不再像以前那样,寄希望于昂贵的、亮眼的物品来填充。”
不再通过空间,向外界展示自己的财力和能力,不再向外界索取认同与肯定,而转向内心的安适和笃定,这是越来越多的使用者追求的方向,也是越来越多的空间呈现出来的状态。
“人因宅而立,宅因人而存”,好房子首先是设计师针对居住者的需求而设计,是一个假定,是一个框架,不是完整的。
同时居住者自己的生活习惯,对美的追求,也在影响着房子的形态,经过时间的“包浆”,新房会慢慢地生长,成长出它自己的样子。最终会成为居住者人生不可或缺的一个片段。
期待这个新房,缓缓地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