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栋11号住宅是建筑师童年时的故居。原有建筑为朴素的双层两居室住宅,带有两个车库,供一个五口之家居住。后来这个家庭由于需要更多空间而搬走了,留下的结构被拆除,场地被腾空,就这样闲置了近二十年。最近,曾经的家庭成员之一回到了这片街区,决定在老宅基地上重建自己的居所。
项目鸟瞰
建筑师将第二代11号住宅设计成了一栋新的双层三居室房屋,位置与原有建筑的L型底面基本一致。基地西南角种有芒果树的草坪上方,设计加建了一座两层的建筑师工作室,居住和办公空间在不同楼层上通过露台连接。最终,这栋住宅综合体被四条线划分成了九个部分,令人联想到经典的九宫格教学器材。
体块研究
顶视图
基地面积仅为480平米。考虑到必要的功能需求,建筑在各边上采取最小的退界,将花园等开放空间藏在了内侧。九宫格中的两格为绿色庭院,中间一格则完全开放,可以直接看到天空。
建筑外观
建筑中部为开放的庭院
居住和办公体块分别设置在房屋一角
入口
工作室建筑旁的庭院
庭院
中央庭院
上层的卧室和办公室层高很高,分别置于房屋两角,外立面由黑色格栅覆盖。不同体块通过开放的露台、连廊和走道连接。空间模仿了传统的泰国住宅,独立的卧室、起居餐厅和厨房体块围绕底层架空的露台设置。工作室建筑的底层为多功能区,空间通透,设有大量洞口和滑动隔断,与传统住宅露台下的多用途底层空间相仿。
连接上层卧室和工作室的连廊和露台
二层露台
黑色格栅立面由预制的木塑复合板组成,其制作参考了传统泰式住宅墙面的木板,图案抽象,颜色朴素而厚重,同时展现出不同时代的美感。黑色的表皮包裹墙面和空间,将整个上层空间统合成一体,形成了一个看上去巨大的体块,漂浮在白色的底层空间上方。
木塑复合板格栅细部
其他材料的选择上,怀旧感是考虑的重点。组成立面和室外平台的木塑复合板是项目中主要使用的新材料,与之相对,设计还特意运用了老房子中出现过的水磨石、泰国本地的大理石、木制门窗、肌理水泥、锈蚀黄铜制成的配件等,在新建筑中保留历史的记忆。
底层起居空间
从客厅看向庭院
底层露台
工作室底层的多功能空间
室外楼梯
由滑动隔断分隔的空间
二层工作室
通往夹层的楼梯

办公空间
卧室
夜景
不同材料的对比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