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村留痕,洞天飞度”
中洲上沙,对年轻的深圳而言已足够独特,它是古老的滨海渔村、是伴随城市新生而起的城中村、是未来冉冉升起的中洲湾雏形。在这样的地块上,我们始终依赖和终将追忆的价值是什么?一次次我们扪心自问……最终CCD将“渔村留痕”作为设计的起点。
这里不仅是见证这片土地沉淀价值、不断超越的城市中枢区位核心,也是最初伴随年轻深圳开始成长、一起奋斗的年轻人欢聚的“地标”;是温暖而有情景历历在目的成就感肌理,更是召唤设计为之引燃场所情感共鸣的原点与未来精神畅游的想象策源地。
因而,设计从李白最为著名的浪漫主义诗篇《梦游天姆山吟留别》中获得灵感,“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和“洞天石扉,訇然中开”成为设计为室内营造的主要想象场景。
原文是诗人自行探索和幻想出一方奇幻仙境,这也是设计希望中洲上沙营销体验馆存在的意义,虽然该空间前期作为公寓项目的营销中心,但同时也可用于为奋斗重心在深圳福田CBD的青年人开辟的脱离繁忙职场的、自我探索空间。
人们进入这个由首层开始的下沉式体验空间后,会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域中看到庭院、天空和水体,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一种采样,朴实无华,留白想象。
空间尺度的变化也追随这一逻辑:从地面首层到负一、负二层空间中的各狭走道在一定程度上重现着过往古典园林大宅中的观景廊桥,在过道与过道之间、过道与户外园林之间、过道与内部各功能区之间,这些可观园林、可望云天、可赏内景的过渡带,它们是“线”的化身;下沉庭院、室外水塘、旋梯、室内各分区的造型、枯山水景观带的地灯、竹木沙发椅、以及多样材质的球形艺术品……均呈现着“弧”的形态;外立面多用灰白色石墙、竹木格栅与白玻,很好地体现了禅意和住居专案配套会所的静雅气韵。而地面层入口处高大的竹木格栅门扇、负一层区隔户外水体与室内的屏风片墙和室内米灰石墙等以软硬相间的“面”构建成了这座内蕴丰富的宁静馆舍,仿佛只有夜幕下的室内暖光与日间天光才是“启动”这方简单的“线-面-弧”组成空间内的灵动气氛。
设计师特意在负二到负一空间预留了真植栽种的空间,也是深圳上沙区域原有的一棵老榕树的化身,它是曾经的滨海渔村和城中村时期的记忆图腾。新的绿植从负二层“破土”而出,向上生长,成为人工构筑物中的一抹自然;同时绿植为原本功能不同的空间层带来了沟通的意趣。松、竹、石和水池的加入,为3层的体验空间平添了不断生长的活力和趣味,也再次响应了整个设计的东方意味和地域本身的归属。
该体验馆内有较多特色鲜明的艺术品装置,如长廊内的木架构、各处过渡带的球形组合小品等,均以温暖色调的木来打造,为过于干练的空间形态注入了暖心的温度,灯光设计亦然,以色温适宜的调性统一了适合人居的友好氛围。项目主要应用材料有砂岩石材、麻石,灰雅的影木、石子等,延续渔村自然的风华是材料选择的思路;同时也体现在主要的艺术品选型上,如船形的实木台、渔网状也是水波状的白色串珠装置、苔藓球+岩石+灰色小石子形成的枯山水景观等。
虽然前期作为售楼处、后期用于住宅商业配套,但在短暂存在的时间内,中洲上沙体验馆等待着深圳的青年人步入这一多用途的雅集空间,你会发现从始至终人都在方寸间移动,但感受却是充满起伏跌宕的探索、观赏、驻足、互动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