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名师与新作

注册
因园工坊王宝珍丨河南林州东麓园酒店(一期)
达人设计  / 发表于 2024-10-7 11:36:34 |酒店餐饮[严选]  / 度假精品酒店

达人设计

网站总编

私信回帖
△ 组图:室内空间与地势关系  ©孙海霆

设计单位  因园工坊
项目地点  河南省林州市
建设时间  2020.5—2023.12
建筑面积  2982平方米

原文刊载于《建筑学报》2024年06期(总第667期),本文为未删版。


1.1 项目背景

2019年夏,业主找到我,说在河南林州市郊、太行山东麓有个带院子的酒店,想改造升级。项目所在的位置,听着像是山林地,很吸引我。到现场踏勘,发现场地确实是在太行山东麓。然而,原先三层的酒店主楼东西一字排开,与南北走势的太行山擦肩而过。三层主楼霸道地列于院子中间,将场地一分为二。围墙内的院子,也并非是想象中的山林地,前院被修整成了两级平台,后院则是普通的坡地,局部带有一些残破的梯田挡土墙。虽然场地没有想象中的激动,但也给了我挑战一下的冲动。

沟通后得知主楼原先被政府征用,当时合同尚未到期,短时间内不能进入实质性的改造。业主反复强调资金有限,嘱托尽力节约造价。最终,决定将项目分作两期进行。一期,改造主楼以北的场地(图1)。二期,改造主楼本身及其以南的场地。一期,定位是精品酒店,可独立运营,亦可与二期联合运营。功能包含12套客房、餐饮、小型展览、沙龙、接待服务等,同时需在一期用地内设置两个专为二期服务的报告厅。


△ 图1:基地原状(1. 一期建设用地;2. 原一层平房;3. 原三层酒店楼;4. 水渠;5. 车行大道;6. 山坡槐树林;7. 原有村子;8. 太行山)  图源业主


1.2 建构与地形

《建构文化研究》的开篇是“建构的视野”,以八个方面展开。“建构与地形”,则是其中一项。弗兰姆普敦首先引用了意大利建筑师维托里奥·戈里高蒂(Vittorio Gregotti)1983年的一篇文章:   

“如果仅仅根据经济和技术的要求思考空间,就会对建筑的地点视而不见,这是现代建筑的大敌。……与之相反,通过地点和居所的概念和原则,环境应该成为建筑创作的本质。由此可以产生新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也就是优先考虑地点特殊性的原则和方法。这是一种根据周围环境对建筑进行调整的认知行为。”

随后,弗兰姆普敦又以希腊建筑师季米特里斯·皮基奥尼斯(Dimitris Pikionis)的一个作品为例进行论述:

“整个公园与其说是一个设计,不如说是一种拼贴组合,它是场所精神的重新诠释,将场所精神的神秘性以一种拜占庭和前苏格拉底主义兼而有之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好似一幅必须用身体和眼睛同时体验的长卷。……皮基奥尼斯的作品为我们验证了这样一个事实:场地往往超越我们对审美和功能的感知,因为大地表面的状态是在行走的动态中才能体验的。换句话说,场地需要通过身体的移动以及这一移动对整个神经系统的影响才能体验。”

同时,弗兰姆普敦还不忘引用皮基奥尼斯1933年撰写的《情感地形》(A Sentimental Topography)来加以佐证:

“我们心中充满喜悦,身体在大地高低不平的表面游荡,每走一步都有交替变幻的三维景色让我们的双眼应接不暇,精神为之一振。”

本以为弗兰姆普敦会在随后的章节中对地形(topography)、场地(site)、基地(the earth-work)、地点(topo)、环境(context)等概念有所展开,但事实很遗憾,他基本把目光锁定在以材料为基点的“建造诗学”,并没有深入探究建构与地形的关系。或许是《建构文化研究》未能对该问题加以展开,弗兰姆普敦应邀于2004年在南京召集了一次国际会议,主题是“地形(topography)、肌理(fabric)和建构(tectonic)”。2005年,约瑟夫·里克沃特(Josepf Rykwert)召集地理学家段义孚、建筑师维托里奥·戈里高蒂(Vittorio Gregotti)等在北京举行了主题为“20世纪人居环境的人地恩怨”的国际会议。令人遗憾的是,国内对这两次国际会议的反应都相对冷淡。而弗兰姆普敦于他的另一部大作《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再版时(2012版),在第三篇末尾增加了一节——“全球化时代的建筑学:地形,形态,可持续性,物质性,人居以及公共形式1975—2007年”。或许,他是想再次强调建筑学与地形的关系。

以地起兴[1],本是中国营造的传统。风水学本身就被称为相地术,计成《园冶》更是以“相地”作为正文的第一章。可以说,无论是中国的阴宅、阳宅,还是园子,最终营造的诗意妙品,无不与“地”密切相关。个中的奥妙,与现在较为流行的“大地景观”“地景建筑”之内涵、操作方式、呈现状态都有较大差异,与西方现代以地形学(Topography)为切入点的设计理论也不尽相同。本文试图以地为线索,剖析东麓园的营造,以探索当代语境下建筑与地诗意媾和、人与地和谐共生的可能性。



场地内,西北高东南低。场地南部,自东向西是一排与原有酒店主楼平行的一层平房,设计时已废止(图2);东部,是一块相对平整的三角形坡地(图3);西部、北部,则是坡地和植有果树的残破梯田(图4);中部,原是梯田的最低处,业主曾回填过1米多高的种植土(图5)。场地外,西侧围墙外是山坡密林,几公里外是太行山;东侧围墙外是双车道公路及小水渠(间歇性有水,且水面窄、水位低,对场地的贡献不大);北侧围墙外也是山坡密林;场地南侧是原有的三层酒店;场地西南角围墙外,是较为杂乱的民房。   


△ 图2:原酒店三层楼与原一层平房  ©因园工坊


△ 图3:三角形空场坡地  ©因园工坊


△ 图4:原果园梯田  ©因园工坊


△ 图5:回填土菜地  ©因园工坊

设计的开局策略是拆除基地南部品质较差的一层平房,利用其基址与东部的三角形空地构成L型的主体建筑。好处有六:一、最大限度的借景:西借太行山,北借太行阁;二、可大大减少土方量进而节约造价;三、能充分保存原有场地的造园潜力;四、利用自身的体量化解南侧原有酒店建筑及西南角杂乱民居对未来主体庭园的威胁;五、由于紧邻原有酒店楼,可方便安置专为二期服务的两个报告厅;六、便于客人、后勤人员、消防疏散等的人流组织。

原先场地中部的菜地,临近主体建筑、且地势相对较低,宜做水景。场地的西、北两部分,脉连太行山,自然作为主体庭园的纵深。L型主体建筑的西、北两个界面,面向主体庭园及太行山,无疑需要敞开;而为了屏蔽东侧公路的嘈杂、回避南侧三层酒店的视线干扰,L型主体建筑的东、南两个界面,必然相对封闭。如此,则形成了大开大合之势(图6、7)。


△ 图6:轴测图A  ©因园工坊


△ 图7:轴测图B  ©因园工坊

问题:此种布局,虽能巧妙解决功能、场地、造价等大局层面的问题,但并不稀奇;如何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地的潜力以创造出可行、可望、可居、可游、可读的妙境?



原酒店主楼东山墙与东侧围墙间,有块狭长的坡地(图8),南北长约28米,东西宽不足10米,北端比南端高约2.2米。这是游客进入一期主体建筑的唯一通道,当为“序引”。


△ 图8:原三层酒店东侧与围墙之间的通道  ©因园工坊

原酒店楼是简单的筒子楼,中间的走廊在东山墙处有个开窗。如果将该窗改为门,再在东山墙外形成一个庭院,将会大大改善原酒店的品质,从而有利于二期的运营。另外,位于一期用地内、专为二期服务的两个报告厅的消防疏散通道,也必然会从此经过。于是,该狭长地块就肩负了三个功能:一期“序引”、二期酒店的端头庭院、报告厅的疏散通道。二期酒店的端头庭院可兼容报告厅的疏散通道,但需与一期“序引”空间完全区隔。

与此同时,甲方又提出了自己的顾虑:在如此边角的地方设大门,是否能做出精品酒店应有的气派?并向我提出两个要求:保留东侧全部的围墙,门头不能太小。

设计策略如下(见一层平面与图9):

一、在原酒店东山墙外以半椭圆形弧墙推出一个水庭(“半推”),借池岸作报告厅的疏散通道,同时激活东侧原本较为平淡乏味的场地。
二、建筑,或厅或廊,相互串联。通过开合的位置经营,使人一旦进入,就看不到紧逼的原有酒店楼,从而有效回避原有酒店的高大体量与不雅容颜对“序引”空间的不良影响。
三、保留的东侧围墙顶,并非直线,而是折线。通过控制各建筑与其的位置关系,可得到或长或短、或窄或宽、或敞或幽的庭院。再通过建筑空间的横竖、曲直、狭阔、高低、开合、奇正、明暗等与庭院进行唱和,可获得一连串具有强烈节奏感的场景。


△ 图9-1:入口  ©孙海霆


△ 图9-2:圆门洞与格栅门  ©孙海霆


△ 图9-3:“半推半就”廊  ©孙海霆


△ 图9-4:“婉转”庭  ©柯云风


△ 图9-5:“婉转”庭与“拾起”廊入口  ©柯云风


△ 图9-6:“拾起”廊  ©柯云风



《桃花源记》所描述的空间构成几乎成为中国传统起居空间的原型,尤其是中国园林。然而,现代设计中,能做的像留园入口那么生动的却不多,现场体验大都失去丰厚度而扁平化。我以为,原因之一是拘泥于平面二维层面的操作,从而忽视了屋顶与地面这两个要素一上一下相互作用下与景致产生的微妙关系。留园入口建筑的地面基本是同一标高,但屋顶是坡屋顶、坡向富于转折变化,再加其暗色调与白墙的对比,在平面尺度收放的配合下,将会大大加强空间的起伏感(图10)。这种起伏感对景致的互动是多情的,带有鼓动作用,是通常简单的平屋顶无法给予的。另一种建筑类型也值得反思:爬山廊。在空间的起伏关系上,爬山廊的顶与地往往顺行并保持同一步调,导致廊子虽长,但空间体验单一,各处基本一样。


△ 图10:留园入口序列空间——不同宽度、不同高度的坡屋顶  ©曾仁臻

东麓园一期的“序引”,我并不打算简单地临摹留园入口空间的构成,而是通过翻转顶、地的起伏关系向留园入口致敬,更是对通常爬山廊的反动,企图以此创造出别样的欲扬先抑之“序引”空间。具体手段如下(见一层平面图、剖面图、图9):

一、将屋顶做成平屋顶,而且自北向南保持同一标高。不仅容易施工,而且以此平屋顶作为参照系,可大大加强人们对“序引”地面自南向北2.2米高差及空间高度逐渐减小的感知。同时,也恰好满足了业主先前对大门气派的要求。大门“不争”的空间高度是4.9米,“小引”是4.6米,“半就(南)”是4.3米,“半就(北)”是4.0米,“婉转”与“拾起”坡底廊道是3.7米,“拾起”坡顶门洞的高度是2.5米,酒店大堂“有朋”的高度是6.6米、局部10.0米(见一层平面图与剖面图)。

二、原有围墙是阶梯式的,特意回避掉阶梯处,使显露出来的是完整的一段,并保持顶面的水平。随着地面的抬升,围墙高度在逐渐降低,从而加强人们对地面及空间起伏的感知。

三、在更小的尺度上,再做一个感知地面起伏的标尺:在弧墙底部做一个台,顶面标高一致的情况下,南端高800毫米,作展台;北端高500毫米,恰好可当舒缓空间的坐凳。

四、不同标高的地面衔接,特意处理成不同类型的转换方式——各式石阶与坡道,在各式门洞及路径转折的配合下,再次加强对地面起伏变化的感知。



拉图雷特修道院坐落于山坡上,其底层架空(图11)与柯布那些非坡场地上的作品相比,除了结构与造形外,似乎并没有对坡地做出独特的关照。建筑围合出的庭院,由于建筑高度使地面的阳光照射不足,草之形色远不如建筑外山坡上的“绿毯”。而架空下的倾斜泥土地面,似乎也并不合意于修士或善男信女的休闲需求。我以为,人们更愿意漫步在周边开阔的“绿毯”上围绕建筑巡礼,而不会长时间停留在底层架空的倾斜泥地上或那块被围起来而又营养不良的草坡上。另外,修道院的功能层与斜坡草地庭院,虽近在眼前,但无法随意跨越,大多情况看不见或只能隔窗观望。这种建筑、空间与地形的关系,对于修道院,也许无可厚非,但却远离了日常生活。


△ 图11:拉图雷特修道院庭园坡地  图源网络

筱原一男的谷川之家,基地与拉图雷特修道院类似,也是在一个坡地上(图12)。不同的是,谷川之家是住宅。筱原一男在柯布的基础上,把倾斜的地表直接作为室内的地面。但是,他并没有让地面分担其他的建筑意义,而仅仅是表示出高低落差。筱原一男意识到,这种仅仅是表现“事物的裸形性”,会让人产生不安。而他把消解不安的方式寄希望于人们在这座住宅内“来回走动”,并以此与“机器”貌离神合。我的不安是:一个人在住宅内机械地、不停地“来回走动”,要么是生病了,要么他根本不是人,是“机器”。地形,绵延到室内,是否能作为正常人日常生活的载体呢?   


△ 图12:谷川之家室内坡地  图源网络

溪水从流水别墅出挑平台下潺潺流出时,建筑与溪水、山石牢牢地锚固在一起,赖特无疑给访客创造了一幅优美的建筑表现图。然而,生活在室内的主人,不但无法领略熊跑溪的泉石风光,反而可能因为泉水的声响扰乱夜晚的美梦。不过,别墅内起居室壁炉旁的几块岩石与保留着自然肌理、泛着微光的石板地面(图13),应该是赖特别有用心地让“地形”与生活联结在一起。


△ 图13:流水别墅室内岩石与石板铺地  图源网络

作为赖特的信徒,巴瓦在设计坎达拉玛酒店时,在室内保留了若干岩石。这些岩石,犹如巨大的雕塑,让空间产生了极大的张力(图14-1)。在联结地形与空间、地形与日常生活方面,巴瓦比前面几位建筑师走的更坚定,也更深远一些。不过,我在赞赏之余,总会设想:如果巴瓦对中国造园中山水脉络的系统经营有所了解,他的“留石”做法是否会在自然保护主义及空间构成之余,再多一点篇幅结构层面的魅力?部分廊旁的自然山体与建筑相遇时,或许显得也不会那么草率?!


△ 图14-1:岩石与大厅  图源网络


△ 图14-2:岩石与架空空间  图源网络

冯继忠的何陋轩,以茅草大屋顶与毛竹标准柱网作参照系,通过几个带有高差的几何错动平台让人在城市公园平地上成功地获得了“山林地”的场地体验(图15)。不仅可行、可望,而且可居、可游。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微妙的场地体验,除了尺度、环境等因素外,乡土材料与现代结构、抽象形式之间举重若轻地相互矫正是非常关键的手段。何陋轩,在“建构与地形”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过,多少让人遗憾的是,何陋轩是个半开敞的棚子,相对有别于具有明确气候边界的建筑。


△ 图15:何陋轩地面模型示意  图源网络

葛如亮的习习山庄,廊子与山石的遭遇,顺势而为,确实达到了因借之妙。不过,还是引起了我的一个思考。整个建筑群,除了这个廊子处与山石有明确遭遇外,其它的主体建筑或庭院与山石的遭遇并不多(图16)。从位置经营而言,是否存在另外一种可能:让主体建筑或庭院与这片山石胜景发生直接关系,而不仅仅只是用一小节廊子去媾和,进而使山水资源得以更充分地利用?


△ 图16:习习山庄之山体与建筑、庭园的关系  图源网络

东麓园的基地虽然距离太行山有一定距离,但身处基地内,巍峨的太行山似乎近在眼前,这无疑是该项目最大的资源。然而,围墙内的基地只是普通的坡地与残破的梯田,并无想象中自然山林地的景象。借景的核心,是借势。故而,希望通过叠石理水,不仅让人们在室内、园子内看到太行山(图17),而且还要体验到似乎是太行山的余脉在庭园内绵延(图18),并且一直绵延到室内(图19),进而使园内、园外、室内、室外的地势、风景相互勾连、相互渗透,从而达到可行、可望、可居、可游、可读。


△ 图17-1:咖啡厅“含山”内看太行山  ©孙海霆


△ 图17-2:东侧客房看太行山  ©孙海霆


△ 图17-3:东侧客房看太行山、庭园  ©孙海霆


△ 图17-4:南侧客房看太行阁、庭园  ©孙海霆


△ 图17-5:南侧客房露台看太行山、庭园  ©孙海霆


△ 图17-6:东侧客房露台看太行山、庭园  ©柯云风


△ 图18:太行山与庭园  ©王宝珍


△ 图19-1:室内空间与地势关系——大厅“有朋”、小石潭、主庭园  ©孙海霆


△ 图19-2:室内空间与地势关系——大厅“有朋”、报告厅、小石潭、石径斜  ©孙海霆


△ 图19-3:室内空间与地势关系——大厅“有朋”、报告厅、小石潭、石径斜  ©孙海霆


△ 图19-4:室内空间与地势关系——石阶、咖啡厅“含山”、主庭园  ©孙海霆


△ 图19-5:室内空间与地势关系——报告厅、小石潭、峡缝、石阶、主庭园  ©孙海霆


△ 图19-6:室内空间与地势关系——大厅“有朋”与休息角“临渊”、咖啡厅“含山”、夹层展厅  ©孙海霆


△ 图19-7:室内空间与地势关系——咖啡厅“含山”、石阶、休息角“临渊”、小庭院  ©孙海霆



△ 图19-8:室内空间与地势关系——咖啡厅“含山”、石阶、休息角“临渊”、小庭院  ©孙海霆


△ 图19-9:室内空间与地势关系——休息角“临渊”、休息座“对谈”、小庭院  ©孙海霆


△ 图19-10:室内空间与地势关系——沙龙区“沉思”、咖啡厅“含山”  ©孙海霆


△ 图19-11:室内空间与地势关系——沙龙区“沉思”  ©孙海霆



基地内没有自然的地表水源,未来庭园水系的补水,一方面靠回收雨水,另一方面靠基地东北角原有的一口水井。为了防止水质腐朽,需要做成循环水。而造园中的理水,更多的是经营水的来龙去脉,让人感觉如“活水”一般。

上水口的位置经营,是起势的关键。基地西南角,地上有原酒店楼的供水水箱,地下有消防水池、生活水池、设备间等(图20)。甲方要求保留这些设施,以便未来服务于整个项目。我将庭园的上水口设置在基地西南角(图21),利好如下:

一、该处场地的复杂,主要与水有关,再加进来一个与水相关的线索,不会产生方向性的冲突;二、符合大的地势——西高东低,水从此处倾泻而下,宛如从太行山中流进庭园;三、借助高差,不仅能高效利用土地、巧妙解决建筑内公共卫生间及设备间,而且能为塑造瀑布、湍流的水源意境创造条件;四、瀑布、湍流,能为餐厅、客房贡献景致;五、借助水源的妙境,能为屏蔽原先不雅的水箱等创造契机;六、此处地势较为狭窄,再有通风塔(亦像孤峰)、水箱设备间、吧台操作间等的加入,使此地更为狭窄,而这恰好符合水源地奇险、隐蔽、幽密等的特质;七、可以完整保留基地北部原先的果园梯田。


△ 图20:基地西南角的供水水箱及地下消防水池、设备间顶等  ©因园工坊


△ 图21-1:水口瀑布、濠濮、石桥  ©柯云风


△ 图21-2:水口瀑布、濠濮、石桥、青溪  ©王宝珍

果园梯田,是太行山余脉在庭园内的真实现身。不仅要保护好,还要凸显其山之余脉的意味。果园梯田下,可挖土成池。如此,低者愈低,高者愈高。不仅使水面与主体建筑的地面标高达到舒适状态,而且使水池西侧露出水面的池壁可达2米来高,随即呈现出山岩的气象。再于山岩顶转角处设置一个悬空的六角亭,不仅可仰望太行、环顾全园,而且可大大增加池壁山岩的险峻之势。池壁山岩,既可使上面的果园梯田之山意脉象更加明显,又能为下方水面的开合、缓急、居游等意境塑造创造有利条件。大水池南侧则形成一片碧树浓荫的平地,平地之南与建筑交界处叠石成崖。利好如下:

一、不仅能使水面产生更多的姿态,让人可以自然放松地去亲水,还可以与室内紧密联通,进而实现室内室外的可行可望可居可游;二、南侧崖壁,不仅为室内空间的营造创造条件,而且使建筑的二层犹如飞架在小山之上;三、南侧崖壁,可支援池壁山岩、水涧及果园梯田的山意脉象,进而加强整个庭园内山水的来龙去脉(图22)。


△ 图22-1:水池、池壁山岩、环顾亭、果园梯田  ©王宝珍


△ 图22-2:水池、池壁山岩、环顾亭、果园梯田  ©王宝珍


△ 图22-3:青溪、水池、池壁山岩、环顾亭、果园梯田  ©王宝珍


△ 图22-4:青溪、水池、“留步”、叠石小山、池壁山岩、环顾亭、果园梯田  ©王宝珍


△ 图22-5:“留步”、水池、池壁山岩、环顾亭、果园梯田  ©王宝珍


△ 图22-6:“留步”、水池、池壁山岩、环顾亭、果园梯田  ©王宝珍


△ 图22-7:“留步”、水池、池壁山岩、环顾亭、果园梯田  ©王宝珍


△ 图22-8:水池、池壁山岩、环顾亭、果园梯田  ©孙海霆


△ 图22-9:水池、池壁山岩、环顾亭、果园梯田  ©王宝珍

山泉从东南角的石桥下流入大厅的小石潭,再暗通东侧庭院的水池后潜入沙龙区的小水池,并以拱洞汇通“婉转”的水池,而后暗通“半推”荷花池,最后以水泵抽到西南角高处的出水口。至此,则可完成日常的循环水。雨季,多余的雨水从大水池东北角的水道流到庭园外的山沟。东南、东北这两个水口,自然促成庭园东侧的池岸平台。该平台,连结出檐空间、室内咖啡厅,无疑是瞻仰太行山的佳地(图23)。


△ 图23:水池、池壁山岩、环顾亭、果园梯田  ©王宝珍

总之,希望能以水的来龙去脉将主庭园自然分为狭阔、高低、缓急等既断又连的若干场地,进而达到可游之境。



基地北侧围墙,沿着坡地成西北、东南走势,与西侧围墙基本又以直角相接。西侧围墙外,是满山坡的刺槐林。北侧围墙外,是遍地刺槐林的山沟,雨后隐约还能听到沟底的流水声。围墙外的风景,虽说不是拍案叫绝的胜景,但槐树林四季不同的深远意境也令人神往(图24)。


△ 图24:左-北侧围墙与墙内坡地;中与右-西侧围墙、折角与墙内平地、墙外槐树林  ©因园工坊

边界于造园的作用,一定意义上犹如围棋的占边与足球场上的边路进攻。如果组织得好,能盘活整个场地。场地内的水池以及果园梯田等,即便局部有一些奇险之境,但总体还是相对较为开敞、舒缓的,园子内缺少一些奇绝、幽密之境与之相得益彰。

北侧边界,是设计的突破口。首先,结合原有围墙,因借原有坡地,以几片毛石大墙及穿插的拉结大石创造出一个“峡缝”,人们不仅可沿坡道进入不同标高的果园梯田,还能从“峡缝”中看见太行山、墙外的密林,听到沟底的水声。其次,在毛石墙的南侧,以钢结构及当地的石板岩做出一撇若廊似棚的半开敞建筑(“庑约”),不仅能为人们提供一个半室外的咖啡空间,而且还能与“峡缝”一起为园子创造深远不尽的边境(图25)。   


△ 图25-1:峡缝与庑约  ©高蕾蕾


△ 图25-2:峡缝与庑约  ©高蕾蕾


△ 图25-3:峡缝与庑约  ©孙海霆


△ 图25-4:峡缝  ©王宝珍


△ 图25-5:峡缝与庑约  ©王宝珍

西侧边界,是全园的最高处,以四个毛石拱洞收束边界(“四卷山林”)。四个石拱洞,不仅能以空间的方式框住深远的槐树林景色,而且还可提供四个惬意的半室外咖啡座。再借用四个拱洞的顶面形成眺远平台,叠石成梯(抵消拱的侧推力),人们可抽身登高,向西可观览山坡的槐树密林、仰望太行的雄伟壮观,向东可俯瞰脚下的庭园、眺望市区的灯火繁华(图26)。


△ 图26:四卷山林  ©孙海霆

对角线,是场地中最长的空间线。基地的西北角,与建筑大厅构成的基本是一个对角线关系。北侧边界的倾斜,也会强化西北这个角。西侧边界,在西北角转折一定角度才以直角与北侧围墙相遇,又一次强化了西北这个角。因此,基地西北角对于园子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首先,将角部打开,把园外的槐树密林诱引到园子来。第二,以三角形的清水混凝土覆土大平顶,横跨在西、北两个毛石围墙上,创造出类似岩洞般的空间,强化水平性,加强进深感,不仅可把园内、园外的风景都框进来,更给园子一个纵深不尽的意境(“栖岩”)。第三,角部往外推出1.2米,窗台下做坐凳,再从建筑边梁出挑1.7米的混凝土板,则形成一个“逸亭”(图27)。


△ 图27:栖岩与逸亭  ©高蕾蕾



建设用地有限,业主又希望得到尽量多的客房,再考虑到公共与私密的关系,将公共空间放在地面层、客房置于二层就成为必然。如果将二层的地面标高做平,其下的空间由于地形的原因,自然就会有高有低。地面层的功能包括:大堂、咖啡厅、沙龙活动、两个报告厅、餐厅、厨房、公共卫生间、展厅等。结合各功能空间对尺度的要求、与流线及景色的关系,巧妙合理地确定出它们的位置,不难。关键是在功能空间与地形、区位的匹配达到基本的得体合宜后,还需处理好其它几个问题,方可获得最终的诗意。

如何能让人明确地体验到真正的“内外绵延”?首先,利用大空间的通敞,使人在大尺度上体验到山水形势在室外、室内的绵延不尽。第二,以标高不变的平屋顶做标尺参照,加强人们对地面高低起伏变化的体验(图28)。


△ 图28:大厅“有朋”、小石潭与休息角“临渊”、咖啡厅“含山”、夹层展厅  ©孙海霆

由于造价预算较低,结构柱网不得不趋于标准化。那么,如何在标准化柱网的前提下做出灵动的生活空间、场景体验?首先,巧用地形,使柱子被山水、高差、墙体等间隔起来。第二,利用高差或山石,使露出来的柱子或长或短、或下部被抬起、或上部被隐藏、或完全露出。第三,借用柱网的标准化,反向加强对地形变化的感知(图29)。


△ 图29-1:大厅“有朋”、小石潭、石径斜、夹层展厅、入口  ©孙海霆


△ 图29-2:大厅“有朋”、小石潭、石径斜、夹层展厅、沙龙区“沉思”、入口  ©孙海霆


△ 图29-3:小石潭、石径斜、夹层与柱子  ©孙海霆


△ 图29-4:咖啡厅“含山”、夹层展厅  ©孙海霆


△ 图29-5:咖啡厅“含山”、夹层展厅、小庭院  ©孙海霆


△ 图29-6:咖啡厅“含山”、夹层展厅、沙龙“沉思”  ©孙海霆


△ 图29-7:咖啡厅“含山”、夹层展厅  ©孙海霆


△ 图29-8:咖啡厅“含山”、夹层展厅  ©孙海霆


△ 图29-9:夹层展厅  ©孙海霆


两个报告厅,占了一期的地,但主要又不服务于一期。另外,报告厅内的声音会比较大,对酒店空间会构成不良影响。如何化解这种不利影响?首先,将报告厅外墙以厚重的毛石墙砌筑,面向一期室内空间,报告厅不设门窗,只是高大的毛石墙,使其犹如一个巨大的堡垒,给一期室内空间带来妙趣。其次,报告厅北墙与大石崖壁及毛石外墙形成一个“峡缝”坡道,使人来往于大厅、咖啡厅、餐厅时,犹如通过一个山洞或山峡(图30)。第三,借助大报告厅的演讲台,在正交中做出45度的空间分割,既可成就演讲台别具一格的背景、设备间及服务人员的出入口,又可创造出报告厅门口檐下半开敞的休息空间,更重要的是能在一期室内创造出石径斜、小石潭、高下平台,并成功地引导大厅与主庭园、大厅与东侧院等的视线连结,进而可游(图25)。


△ 图30:报告厅与外墙之间的峡缝  ‍©柯云风

L型平面的北端,需要保留基地原有的一口水井(图31)。如何使其对空间产生更积极的作用?首先,结合咖啡厅吧台保留水井及水泵设备。其次,吧台空间用毛石墙砌筑而成,直至咖啡厅的屋顶,吧台上的夹层空间可作为一个小包间,整个吧台犹如山间的烽火台。第三,吧台毛石墙与北侧边界毛石墙留出800毫米宽的过道,不仅是吧台的入口通道,也可使空间具有幽敞的可游之趣。第四,吧台毛石墙及一些石阶、石梯与西北角的石阶及大石,构成一个进入庭园的曲折幽密的通道,进而再次增加可游之趣(图32)。


△ 图31:基地东北角原有的水井及设备房  ©因园工坊


△ 图32:原水井房改造为吧台及茶室  ©孙海霆



基地南侧6米处是原酒店楼,基地东侧的围墙外是公路。因此,普通的低窗不适宜于L型主体建筑二层的南侧、东侧走廊。如何使二层南侧、东侧的走廊在无法开侧窗的前提下具有情趣,并对客房空间起到积极影响?

首先,L型主体建筑的客房采用坡向主庭园的缓坡屋面,廊处则是坡向另一边的陡坡屋面,既可减小外部的建筑体量、拓宽一期南侧建筑与二期窗户的视觉距离,又能把屋脊设置在走廊与卫生间的隔墙上。第二,在屋脊处设置天窗,利用屋脊的高度,再结合弧面顶(内藏管线),创造出带有间隔的如峡谷般的一线天走廊空间,使平淡的走廊具有精神性,使入住客房具有仪式感,使走廊与客房形成空间的对仗(图33);而弧形顶、平顶、竖墙又使二层休息厅弥漫着祥和的光景(图34)。

第三,客房的卫生间、套间的儿童房,同理可创造出明亮的洞穴般空间,使卫生间舒适且具有了一定的精神性,使儿童房具有戏剧性(图35)。第四,客房入口处,创造出另一种光洞,既隐藏了空调的回风口,又使客房深处能够照射进自然光。第五,在卫生间与卧室隔墙上,设置另一条天窗光洞,使北向的卧房也能弥漫舒适的自然光,使东西向的卧房具有光的戏剧性(图36)。

第六,根据用地情况,东侧走廊可做的比南侧的宽1米,借此做成一个儿童读本廊,弧面顶在此转成平顶,与墙面交接于高窗,在避开公路的同时,可捕获天空的悠云,并与南侧走廊同中求异。第七,基地本身除了二层,其它地方均看不到水渠;东侧的水渠紧邻道路、笔直乏味,而L型主体建筑对着的水渠转弯处才有风情;在东侧走廊北端尽头设置一个落地大窗、在客房F的北侧设置一个三角室外平台,可观水渠。


△ 图33:南侧走廊与自然光  ©孙海霆


△ 图34-1:二层休息厅的弧形顶、平顶与自然光  ©孙海霆


△ 图34-2:二层休息厅的弧形顶、平顶与自然光  ©王宝珍


△ 图35:卫生间与儿童房与自然光  ©孙海霆


△ 图36:客房的自然光  ©孙海霆



设计过程、场景体验,并非是单线、刻板地展开,往往是多线同时并进,以追求编织合成后的生动。在此意义上,东麓园设计还存在很多不足。

首先,出水口的位置经营让我比较踏实,但出水口上方水池的西侧,由于下方埋着消防水箱及设备间,再加标高的原因,使其顶面无法种植,进而导致出水口上方水池的西侧过于空旷,从二层看水源地幽密的意境不够。

第二,餐厅,能看到梯田果园、出水口的瀑布,但看不到下面的沟壑,有点遗憾。

第三,北侧、西侧围墙的边界,实施方案比较厚实,能获得相应的效果;但是,是否存在其它设计的可能:将北侧、西侧的边界面向槐树林敞开?如何敞开?

第四,果园梯田,实施方案采用的基本是留白策略,是否存在其它的设计可能?

第五,水池的东侧留出一个平台,以供人们在庭园内逗留、抬头观览太行山;但是,水体距离咖啡厅比较远,使咖啡厅内的人只能远观,有点遗憾;是否存在两全其美的方式?

第六,董豫赣老师曾质问:为什么不利用屋脊的高度做个夹层阁楼空间?

这些疑问与反思,将成为我们未来设计探索的起点。

设计图纸 ▽

△ 总平面图  ©因园工坊

△ 一层平面图  ©因园工坊

△ 夹层平面图  ©因园工坊

△ 二层平面图  ©因园工坊

△ 剖面图  ©因园工坊


△ 墙身大样详图  ©因园工坊

注释:
[1] 土地(land)、地形(topography)、场地(site)、基地(the earth-work)、地点(topo)、环境(context)、场所(place)等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中国传统文化,只用一个“地”字,基本包含了上述众多概念的总体内涵。本文沿用中国传统“地”的概念。

参考文献:
1、[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 著,王俊阳 译.《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8-10.
2、[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 著,张钦楠等 译.《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北京:三联书店,2012:390-439.   
3、筱原一男作品集编辑委员会 编.《建筑 筱原一男》.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132-139.
4、大卫·罗布森 著,悦洁 译.《杰弗里·巴瓦作品全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206-215.
5、[明]计成 著,陈植 注释,杨伯超 校对,陈从周 校阅.《园冶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11
6、董豫赣.《庭园与地域:地域文化论 小岞庭造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东麓园(一期)
项目类型:建筑/庭园/室内/改造
项目地点:河南省林州市
设计时间:2019.10—2020.4
建设时间:2020.5—2023.12
用地面积:4002平方米
建筑面积:2982平方米
设计单位:因园工坊
主创建筑师:王宝珍
设计团队:段婧娜、王红根、尚立国、董博(实习生)、赵紫涵(实习生)、吴悦(实习生)、赵振宁(实习生)

其他参与者:
建筑:黄志强、张金海
结构:范志昂、温志杰
电气:孙雪红
给排水:付智愈
空调:李延辉
庭园:王红根
室内:段婧娜
照明:韩晓伟
软装:西元绘
石作:王二建+赵家班等
业主:景和集团
摄影师:孙海霆、高蕾蕾、柯云风、王宝珍
材料:钢结构、加气混凝土砌块、毛石、石板、自然石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微信公众号➤达人室内设计网,小编微信号➤wonadea2019

0

主题

47

帖子

158

积分

超级VIP会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158
GLJ 发表于 2024-11-6 23: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达人设计网

0

主题

47

帖子

158

积分

超级VIP会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158
GLJ 发表于 2024-11-6 23: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达人室内设计网 ( 粤ICP备12090048号-1 公安备案 )

GMT+8, 2024-12-21 23:13 , Processed in 0.125377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Wonadea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