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名师与新作

注册
拾号建筑设计丨昆明山也咖啡馆
达人设计  / 发表于 2024-8-8 19:44:31 |酒店餐饮[严选]  / 咖啡茶饮烘焙店

达人设计

网站总编

私信回帖

△ 室内效果  ©王策


△ 室内效果  ©王策

设计单位  拾号建筑
项目地点  云南昆明
建成时间  2023年3月
建筑面积  120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拾号建筑提供。

在社区商业的席卷下,咖啡店的商战已是“血雨腥风”,听说昆明的咖啡店能盈利的不足3%。山也就在这3%里,它在营业时间内经常坐无虚席,顾客络绎不绝。开业一年以来,它已在昆明的咖啡店中塑造了独特的形象。

缘起

2022年8月,山也的主理人夫妇找到我们,在畅聊半个小时后,一份山也的任务书传到了我的手机里。这份特殊的任务书中没有循规蹈矩的功能需求和面积陈列,满满的都是他们对自我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这也让我对他们的认识更加立体,我认为一个独特、舒适、纯粹的空间会更符合他们的期待。山也的选址位于文化巷片区,这里是昆明文化脉络最密集的地方,当然也是“内卷”很激烈的地方。他们并没有挑选沿街的闹市商铺,而是有意找了钱局街一栋老旧办公楼的二楼,这确实让我很意外。除了隐蔽不显眼之外,想要到达店内还有一些繁琐,首先得穿过一个架空的车行出入口,然后右转拾级而上,爬越一段有年代感的四折楼梯后才能到达。


△ 穿过架空出入口  ©拾号建筑


△ 隐蔽且繁琐的到达体验  ©拾号建筑


△ 巷子洞口  ©拾号建筑


△ 改造后街边视角  ©王策


△ 改造后室外立面  ©王策


△ 改造后次入口  ©王策

不过开门进入室内后的景象立马打消了我的疑虑,街边的樟树透过建筑的竖向遮阳板有秩序地呈现出了一条横向的绿色风景,配合上此时洒进室内的阳光,让人感到甚是惬意。此刻,我完全明白了他们选址的用意,结合着内部宝贵的氛围感和外部曲折的到达感,我认为这反而成为了山也未来的优势。远离市井的繁杂,寻求内在的静谧正是山也设计的方向。


△ 初到场地,横向的绿色风景  ©拾号建筑

空间的梳理

现状空间主要由两个区域组成,区域一面宽12米,进深7米;房间的出入口和给排水点位在区域二,这块区域仅有9平方米。原建筑中有六根混凝土柱,东侧三根与外墙相接,西侧三根距离外窗退让了1.2米,这六根柱子和顶部的主次梁构成了现状空间的主要格局。


现状空间大小  ©拾号建筑

△ 现状梁柱关系  ©拾号建筑

设计的第一步先对流线进行重新梳理,将未来进出的主入口调整到东南角。如果将从外部街道进入并爬上楼梯作为第一道体验的话,那走过室外的连廊将会变为第二道体验,进入室内再安排一条第三道体验的巷子,最后通过一个转折才能到达内部的主要空间。这一系列有意思地安排既增加了进入空间的体验感,也强化了内部的到达感,更为山也的静谧营造了仪式感。我们对区域二中原有的子母门出入口进行了保留,如果未来这里进行展览活动,两道门可以很好地组织展览的动线。


△ 流线的重新组织  ©拾号建筑


△ 拾级而上后的第二道体验  ©王策


△ 巷子洞口  ©王策


△ 踏入主要空间  ©王策

一条1.3米乘6米的长吧台作为咖啡操作区放置在空间最内部的位置,大尺度的吧台会给运营带来很大的灵活性。结合西北角的柱子围合出一个小库房服务于操作区,再用一面墙将西南角的柱子和南侧窗的遮阳板连起来,给室内巷子的尽头营造出一个具有透视感的洞口。这样,两边的柱子就都被“隐藏”了,仅露出中间的那根柱子,反而会显得它更加稳重,强调了空间的中心位置。


△ 柱子的处理  ©拾号建筑

顺着柱子将靠窗一侧的地面抬高,轻微的标高变化会分割出不同区域的边界感,也会产生不同空间的尺度感。除了常规齐梁底做平吊顶的归整空间手法,主要区域需要一个特殊的处理方式来凸显它的地位。经过不同的尝试,我们认为拱券的造型最为合适,两片拱的出现不仅消隐了顶部的纵梁,也统领了整个室内空间。


△ 室内拱形吊顶  ©王策


△ 室内空间效果  ©王策

拆除原有窗户,原封不动地保留每一块竖向遮阳板和每一个洞口,这样做既是为了留住空间秩序,也是为了留住内部与外部自然的对话关系关系。最后,结合区域二的窗户位置设计了一个干湿分离的卫生间来满足经营的使用需求。在一旁的角落刻意保留了一道缝,这道缝会给这个角落带去很多趣味性。


△ 窗户的效果  ©王策


△ 保留的缝  ©王策


△ 空间归整前后对比  ©拾号建筑


△ 保留的洞口和缝  ©拾号建筑

材料与建造

我们对空间并没有进行细碎的表达,整体还是以呈现大关系为主。虽然这样的处理手法对于材料的包容性很强,但并不意味着在用材上可以无所忌惮。选材还是得回归到人们的体验和感受上。什么样的材料能让到达建筑的人们放松下来,从而在这片闹市中获得那份内心的宁静?思考之后我们认为只有纯自然的材料才是最合适的。因此,土、木、石便成为了我们选定的主材。

想在室内里用纯自然的材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土,土在建筑中的主要位置应用是墙面。在现有室内是无法进行土墙夯实的,所以只能用饰面的方式来做,我们认为必须得做真土饰面,才能得到自然土质的那种呼吸感。一专一村团队和我们有着许多生土建筑的合作,此次同样也借助了他们的帮助。团队不仅研究出了适宜的配比,还提供了晋宁项目工地中的生土原料。我还记得那天下午云峰亲自到晋宁工地去选土、筛土、拉土,可以看得出,他对自然材料的喜爱程度是不亚于设计师的。在上墙之前,我们做了大量的试验,先是调节了土和砂的比例,得出了最稳定的配比,又添加了少量色粉得到了最合适的成型颜色。土料准备完毕后,先对墙的底面进行拉毛处理,再刷一道墙固,做好稳固措施后才能把配好的土料披刮上墙。饰面的厚度控制在2厘米左右,太薄效果出不来,太厚会有脱落的风险。为了让墙面比较方便清洁,待其干燥后,我们特意在表面补了两道透明的防水剂。至此,生土墙面大功告成。


△ 生土墙面施工过程  ©拾号建筑


△ 生土墙作为投屏墙  ©王策

与生土墙搭配的是粘土红砖,这也是我们在做乡建项目时用得最多的一种组合。在此次项目里我们先用实心红砖在入口巷子背面做了一面书架,直立砖作为柱,卧平砖作为梁。但是单块砖的尺寸有限,无法满足大跨度需求,放不了大尺寸的图书。因此我们加入了三列大跨度木板梁,木板的两端嵌入红砖内一并砌筑。这样,可以满足多种陈列可能性的红砖书架就成型了。


△ 红砖书架  ©拾号建筑


△ 红砖书架  ©王策

为了室内空间不被占用和浪费,墙和地的部分就放弃了砖块,采用2厘米的黏土红砖切片进行贴面,在铺贴图案上也体现了引导、转折等设计上的考量。


△ 红砖地面  ©拾号建筑

比较遗憾的是原本设计中两块拱券顶面也采用砖片满贴处理,这样空间内的红砖部分就更加统一且纯粹,但出于安全的考虑,我们最后选择用仿红砖的涂料来替代原本顶面的红砖贴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完成的效果,我们也只能勉强接受。


△ 仿红砖涂料的劵顶  ©拾号建筑

除了土以外,门窗、家具、地板都使用了木材。木材在空间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我和业主去了昆明周边的木材批发市场,最后选定了性价比较高的菠萝格作为原料。室内西侧与室外的自然环境接触,有光,有风,有植物,是建筑室内空间最重要的一个界面。我们希望通过木窗的设计,给室内和室外带去多种不同的对话感受。建筑原有的竖向遮阳板分割出了八格760毫米宽的小洞口和一格2660毫米宽的大洞口。我们将小洞口设计为90度的平开窗,大洞口设计为折叠推拉窗。这样,所有窗户在打开时可满足最大的开启角度,内与外完全打通。使用的单扇窗均为实面窗,当全部关闭时可以屏蔽光线,满足室内看电影或沙龙等特殊活动的光照需求。为了增加内部空间的趣味性,我们特意在每扇窗适当的位置留出了一个小圆洞,阳光会穿过小圆洞洒进室内。小圆洞依次阵列,延续到端头起一个“山”的形态,这条有趣的图案我们玩笑地称它为山也星象图。


△ 八格小洞口和一格大洞口  ©拾号建筑


△ 打开窗户,最大面积的室内外连通  ©拾号建筑


△ 关闭窗户,呈现山也星象  ©拾号建筑


△ 窗户上的小圆洞  ©王策


△ 窗户上的“山”形圆洞  ©王策

考虑到大风和大雨天气时,窗户关闭完全把自然光遮蔽也不妥当。因此,我们在平开窗上又动了点心思。我们将窗户从中间分为上下两段,下段靠外做成玻璃,靠内做成上推式实面窗,在中间安置扶手。这样,窗户在关闭的时候,可以把下段实面上推,露出一半的玻璃面,从而保证内部的采光。而且我们惊喜地发现,因为这样的状态控制了进入光线的高度,反而营造出了一种特殊的氛围,属实是一举多得。


△ 窗户半开的效果  ©王策

石材采用的是腾冲火山岩。火山岩的颜色较深,表面的肌理感很强。我们将材料分为两类,规整的料石用于室外走廊的铺地,而毛石用于吧台的立面,呈现自然砌筑的效果。与吧台相连的主要空间地面选用了碳化木板,它的碳化痕迹和火山岩的表面肌理有一种很好的呼应。而且这个区域地面的颜色暗下去有助于平衡整个空间的材料色彩关系。


△ 火山岩与碳化木  ©拾号建筑


△ 室内空间效果  ©王策

从爬上楼梯后的火山岩,到进入室内的红砖,再到跨进主要空间的碳化木板,地面的不同材料安排也再次强调了进入建筑过程中不同的体验感。


△ 不同地面材料强调不同体验  ©拾号建筑

从软装的意外到接受


项目的设计是从2022年8月开始的,我们用时两个月完成了从方案到施工图绘制的工作;10月底施工负责人进场;在23年的春节也算基本完成了硬装部分。然而到了3月底,意外发生了。我们得知,丽江的家具厂突发火灾,原本要住进项目的桌椅等软装被一并烧毁。丽江的家具品牌是业主的朋友创立的,产品无论是形态上还是用材上都非常适合山也。我们精心挑选了一部分用在空间的不同区域,可是偏偏发生了火灾意外。如果要等家具厂复工再交付,至少要8个月,对于我们来说时间成本过高。


△ 原先确定的家具  ©拾号建筑

4月开业将近,由于时间仓促,业主来不及和我商量定夺,被迫拼凑出各种各样的桌椅放进了空间里,以至于开业前那天我走进建筑的那一刻整个人都懵了。作为一名设计师对简洁统一的偏爱和追求使我接受不了这些五花八门的椅子,特别是窗边带有浓烈装饰元素的复古椅。当时的我觉得这些繁杂的软装破坏了整个空间,它们破坏了“作品”的完整性。以至于我都没有自信去请摄影师对空间进行拍照存档,更别说去梳理文字进行项目发布。

直到23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我提交了休息前的最后一份工作成果,来到山也放松静坐。这里的生意非常好,我好不容易才等到一个吧台前的座位。坐下后的我看着云峰和瑶瑶非常认真地对待着到店的每一位顾客,在和他们的聊天中得知,很多顾客都已经和他们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隔三差五就会到这里串门,点杯咖啡聊聊日常。他们二人还不间断地往空间里添置着新的陈设,内部的每个位置都已经被塞得满满当当。此刻,我深深感觉到他们已经把自己的生活搬进了这里,现在这里就如同他们的家一般。空间里所有的物件都传递着他们二人的生活气息,这种气息无形地感染着到店的每一位客人,再加上他们的热情好客,自然而然形成了山也独特的内核。


△ 窗边座椅  ©王策

这时,我油然地放下先前那点企图驾驭软装的执念,放下了所谓的“不统一”和不接受。放下的同时整个人反而松了下来,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细细感受着现在建筑空间的真实。云峰说,本来他打算找时间替换成原先我们一起选定的家具,但是很多人都喜欢现在的空间状态,他们很享受这种“客厅”的感觉,因此就保持现状他觉得也挺好。的确,现在的项目就在淋漓尽致地诠释着它创立时的slogan,把生活还给生活。


△ 台面陈列的物件  ©王策


△ 自然材料装饰的室内  ©王策

我想起了赵扬老师讲述竹庵时说过的话“房子是需要由住的人来养的,设计做好该做的,其他的就交给生活吧。”今年春节后,我邀请了赵老师到这里小憩,让我意外的是赵老师对项目的设计给予了不错的评价,这份肯定也让我有信心把这一路的设计过程进行了图文梳理呈现给大家。5月7日,周二,山也店休日,我邀请建筑摄影师王策拍摄了它的周岁照,他认真细心地记录下了现在真实且鲜活的山也。

设计图纸 ▽


△ 平面图  ©拾号建筑


△ 模型  ©拾号建筑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山也
项目类型:室内改造
项目地点: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钱局街83号二楼
项目面积:120平方
设计时间:2022年11月
完成时间:2023年3月
设计公司:拾号建筑
设计团队:周诗皓、吴雨桐、金航
空间摄影:王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微信公众号➤达人室内设计网,小编微信号➤wonadea201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达人室内设计网 ( 粤ICP备12090048号-1 公安备案 )

GMT+8, 2024-12-23 09:09 , Processed in 0.111276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Wonadea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