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悬于昆明筇竹寺的楹联,构成了云南弥勒东风韵最新地标——美憬阁精选酒店的建筑灵感。 经年累月的雕琢中,艺术家罗旭用双手将大地、山河的泥土捏扁搓圆,将“弥勒”这一地名、佛名背后的精神意蕴洒向空中、咀来嚼去,将一片鲜为人知的净土转型为社交网络的宠儿。
“红土地上的荷尔蒙”
自然,讴歌
半朵云、美憬阁……罗旭舍去图纸和尺子,用独特的方式建立着理想乐土:红砖组砌、红土烧铸成一群陶罐或酒瓶般的建筑。 现代化、工业化的声音里,常听到对口耳相授的艺匠之怀想,往往和着对原真自然之讴歌。在弥勒,现代烈焰尚未燎原之地,农耕时代手工作坊的余烬借势艺术悄悄复燃。
CCD以室内设计介入这片土地,像城市书斋中纤尘不染的浪漫文人,不论是“半朵云”还是“美憬阁”,都谦卑地保留了乡土记忆,匍匐大地、返璞归真。
艺术话万物 灵感绘生活
美憬阁精选酒店与“半朵云”及“万花筒”等建筑群隔水守望,藏身于林木之间,大片的薰衣草及葡萄种植园环绕四周。
建筑景观
罗旭于此间“造弥勒”,顺应山势将建筑划分为五大板块,形成一尊面向东方的坐佛意象,在“拙、朴、真”的创意之下,建筑形体圆润、敦厚朴实,坐卧于时间之浪。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东方人的审美观,山水胜景需注入人文、形成意蕴,方显珍贵。在自然中“造弥勒”,生长艺术空间和艺术,便如同为场域注入了“光”,于是可美憬阁栖息,更能栖心。
在“半朵云”,CCD“视光为唯一存在”;而在美憬阁诠释,“光”这一设计语言进一步演绎出物质性与精神性。
逐光,亦或伫光
入口处,碗形的“到达亭”顶部直面天空的开口,于亭内形成动人的回声效果。
酒店入口
“换装秀”
日间,倾泻而下的天光在建筑内壁形成流转的光影,增维空间的层次;夜间,环绕的墙面配合现代灯光装置上演换装秀,用波光粼粼的视觉效果与中心水面相映成趣。
入口
人造光与自然光共同对红砖墙、夯土、稻草漆等自然材质完成一次“光的碰撞”,让材质与光最大程度得到认知和尊重。地面洗墙光带为间接照明,柔和、轻盈、飘逸,空间互动。 光影变幻的节奏、游踪所至的感官体验、精益求精的细节塑造,让每一位宾客在抵达时都会被这郑重的仪式感触动。
见光,却不见灯
对于度假酒店来说,氛围就像点燃顾客心绪的火柴,若无法改换心绪,意义便减少了大半。
泳池
“少即是多”
光是营造氛围最有力的语言。 酒店的灯光设计以低位照明为主,打造舒适自然温馨的氛围,对艺术品、标识、桌面重点照明,形成视觉焦点,并遵循极简主义原则减少天花直射灯,避免造成眩光。
意境,更是艺境
空间依循崇尚自然的理念,大堂的设计更多是延续。以尊重建筑结构和当地文化为前提,利用红土烧制的红砖、水泥、黏土、瓦罐等材质,让室内色调统一、质朴天然。
大堂
不做繁琐、花哨的装点,让这些物件在时间的流逝中慢慢散发出他们原本的味道。
大堂吧
水泥的背景墙面及圆柱、瓦罐造型的灯饰、几何立体的前台的都充满了雕塑形式的力量感、立体感、稳定感,各自具有独立的气场,但也能彼此交融相搭。
大堂休息区
从“形”升华至“意”,让自然元素与空间融合在一起,建立了很强的共生关系。
嬉水,不妨栖水
中庭景观的设计同样遵循“少即是多”的原则。没有摆放过多的花草等装饰,仅以一个极富韵味的浅水池静静地立在院中央,碧水白波、涟漪荡漾。
中庭景观
建筑、水面、植物相映成趣,塑造出空间的格局与气度。踏入此地,喧嚣被荡涤,人的身心即刻放松,重回内心的宁静、欢愉。
心宿,更胜新宿
都说云南是沉淀心灵的好去处,其实真正治愈你的是它让时光停驻的魅力。
全日餐厅
纵横交错的葡萄架建构出历史的丰碑,也点燃了设计的激情。CCD将线条的穿插运用到室内空间中,勾勒出奇妙的序列感。
全日餐厅
餐厅墙面采用当地的红砖,其组砌和材料组合方式将手工艺的温润触感和当代的创新语言结合起来,通过多样化创造出无限可能。
中餐厅 时尚,重生
没有千篇一律,没有琐碎繁杂,经过设计师的装扮,失去活力的空间得以重生、拥抱时尚。
客房
设计师以当地特有的陶器装饰空间,像是场地的原住民默默诉说着此地厚重鲜活的昨日。
客房
所有客房的命名和创作,都致敬了云南本地的艺术——绘画、制陶、印染、谱乐和特产珍宝——美玉和宝珠。
它们留下时光的印痕,在平凡之中创造奇迹。
以安居隅角的日常生活态度反思着现代化与都市化对生活本源的侵蚀,将“暖”之温度、“真”之态度重新还给空间,还给人。
项目名称:弥勒东风韵美憬阁精选酒店 项目地点: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彜族自治州弥勒市东风韵景区 项目业主:云南省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罗旭 景观设计:云南紫莲景观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CCD香港郑中设计事务所 灯光设计:CCD香港郑中设计事务所 艺术顾问:CCD·無物艺术顾问 项目面积:3.9万㎡ 项目摄影:如你所见-王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