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or价值观
大多数人说到设计的第一个念头就蹦出风格二字,在家装发展的30几年中,眼看着趋势从美式中式转到北欧日式,对于风格的争议从未停歇,风格的争议其实美的争议,没有权威能给美丑做判定。而我们深一步去探究,意识到冲突的起源其实是价值观的不同。
喜欢北欧风格的人是被简洁、自然、人性化的特征吸引。
喜欢日式风格的人是被朴素、实用、清雅的特征吸引。
喜欢极简风格的人是被开阔、利落、冷峻的特征吸引。
归根结底我们的家在说话,说它的故事,说它的个性。我们被各种家居图吸引是喜欢它带给我们来的感觉,就算不喜欢也只是观念不合罢了。只有试着把喜好和定义分开,才能感悟到风格是对幸福的许诺。有多少种幸福观,就有多少种风格!
装饰党or实用党
不止南北方有甜咸党,在家中的摆件也分成实用党和装饰党。要了解装饰摆件的作用,就要静下来才能获得新视角。我们拥有从一条直线或曲线就能发现不同情绪的神奇力量。
你看水壶矮胖的样子像不像企鹅?
镜子有了小鸟脚是不是更有趣了?
其实物品与人一样,我们很容易将物品与人、物联系起来。对外形喜不喜欢取决于我们的审美,家里这些友善的面孔,都是我们的朋友。
环境or个性
宗教认为,我们生存背景最能决定我们信仰。其实普通的居室也有吸引我们的力量,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女主从小生活在没有扔东西意识的家里,每次客人来都要提前把东西堆到小房间里客人才能坐下。她到同学家玩看到干净整洁的客厅,就认为同学一定也是提前收拾出来的。
经过一此次失恋的女主,开始走上了“扔、扔、扔”的道路,减少杂乱带来的心里负担,新的生活方式给了她一次选择机会。在宽阔又不加矫饰的地板上爱玩的个性显露了出来,找到一种诚实而富有生机的精神状态,践行新生活方式的过程就像写作,她只记录有意义的东西。
我们本来就是天赋和瑕疵并存的人,家里如果是理想中的样子,就会被吸引着往美好前进。我们欢欣鼓舞也忧郁万分,因为日常中这样的体验实在可遇不可求。
我们买装饰物品是想占有它的品质,那不如直接去模仿这个品质,而不是只占有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