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名师与新作

注册
2024中国先锋设计人物:都说环境不太好,怎么看待应对?
admin  / 发表于 昨天 01:12 |干货资源[严选]  / 名师记录人物访谈

admin

网站总编

私信回帖



李智翔
水相设计总监

DD(环球设计DesiDaily,下同): 您眼中的设计先锋,他(她)是一位怎样的建筑师/设计师。
不追逐潮流,对环境有敏锐的观察,物质性的材料试验,兼具匠人精神与建筑人的情感融合,永远是时代的设计先锋,比如Peter Zumthor这样的建筑师。

DD:大家都说现在的环境不太好,您怎么看待,自己又是如何应对的?
不太友善的环境,对我而言,只是人生历程的一个逗号,让我们慢下脚步,沉淀、过滤掉这个阶段负面的人、事和物,整理人生逗号来临前的情绪。

DD: 过去的一年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今年我们做了一件或许不那么市场性的改变,把更多的重心转移至住宅设计的范畴,也是水相一开始涉入的领域,我们希望在这个与使用者行为最紧密结合的领域,创作出有别于市场的另一种风景。



杨钧
杨钧室内设计事务所创始人&设计总监LINE PARK线形公园家居生活美学馆创始人

DD:您眼中的设计先锋,他(她)是一位怎样的建筑师/设计师。
先锋是个很酷的词,给人一种尖锐、领先、独到的感觉。我觉得设计先锋应该是在设计的某个领域具有非常强的识别性和引领性,他的作品有前瞻性的眼光,同时也具备人文关怀,他的设计思维是独立思考的、有逻辑的、通过设计语言的表达感染更多人,而不是一味的只是感动自己,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

DD: 大家都说现在的环境不太好,您怎么看待,自己又是如何应对的?
目前的大环境确实不太好,很多公司都在裁员或者关闭,我想这种事每年都会发生,无非是比例多少的问题,也很难说有些问题就是经济不好的原因,也许是自身定位不清晰或者是核心竞争力不够而导致被淘汰。
这些年对于我来说比较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可以不受外因诱惑,按照自己的节奏在前行,一开始我就给自己定位工作室性质的团队,做一些小而精的项目,这样会比较灵活,在不同的阶段求新求变。
比如说当我们在一开始做全案设计时就会碰到和同行竞争时优势很难体现,会流失一些优质客户,所以在2017年我们开了一家中古家居买手店,在那个时候同行或者客户对这类产品还了解甚少,通过家居店的窗口可以更加让客户对我们设计工作室和我们的审美方向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也能迅速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从而也帮助我们筛选了一些潜在客户,而我设计工作室的客户也能引导成为家居店的客户,有这种相互赋能的两个载体,根基就会扎的比较稳一些。
随着中古家居店日益增多,在运营的过程中,我们又会碰到新的问题,我在思考如何能够和别人不一样或者比别人领先一步,于是我们又成立了一个艺廊Gallery11,每年做一些年轻艺术家和设计师比较有想法和创意的展览,通过展览让那个更多的群体了解我们,认同我们。
当然这些事也都是我非常热爱去做的,通过做这些事的时候也让我认识了更多更优秀的朋友,对我而言,又是一种新的学习,拓宽自己的视野。
所以这几年大环境不太好的情况下,其实我们的业务反而在增长,我想不去跟风,不去急于求成,只想做一些擅长和自己喜欢的事,播下种子,坚持走下去,我相信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DD: 过去的一年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过去一年,我最大的感触不是某某地产不行了,不是某某直播赚了多少钱,也不是某某又涨了多少粉,而是Ai时代的到来,这一点让我觉得当下的更新换代太快了。
2025年,我会好好研究一下怎么运用Ai技术来提高我们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效率,无论环境怎么变,让自己始终保持一种谦卑的学习状态,我想运气一定不会太差。




张奇峰
FEN+DESIGN创始人&设计总监T10+设计联盟联合发起人

DD:您眼中的设计先锋,他(她)是一位怎样的建筑师/设计师。
我眼中有两种设计先锋,一类是天才型设计师,仿佛来自外太空,他/她引领潮流,打破常规,勇于创新,拥有独特的个人审美和设计理念,作品惊艳。比如扎哈、托马斯.赫斯维克这一类。
另外一类是内修型设计师,有很深文化内涵和艺术修养,有自己的独特的设计风格领域,坚持向纵深研究,创作不断升华,并开创一种设计风格,比如John Pawson这样的建筑师。
我想说的是,第一类是我用来膜拜的,我达不到但又很欣赏。第二类可以作为目标、导师、学习对象,希望自己通过努力,未来可以慢慢地接近那种先锋。

DD:大家都说现在的环境不太好,您怎么看待,自己又是如何应对的?
我记得2016年,行业高速发展的那些年,宁波设计师在我们工作室开了一个“设计向左,生活向右”的小型座谈会,主题是“停一停,让灵魂跟上你的脚步”。为什么?这是行业高速发展时的心慌与呐喊,设计师需要业务更需要生活,只有生活才能给设计带来更多的灵感和创意,而不是日复一日的加班。
设计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加设备加人就可以带来量的提升,但这永远没有办法带来质的飞跃,更带不来创意。创意需要灵感,灵感需要生活的滋养,而生活需要放慢节奏,放慢节奏才会有匠心,而匠心才会有持续好作品的呈现。
我们也是想透了这些,2017年公司就改变了运营模式,“少即是多”这个本应是设计理念的名句,却成为了我们公司的运营理念。“排单设计,特定时间只做特定项目。坚持匠心,要出作品不要产品。细水长流,厚积薄发,小而美”。这些都是我们当时的设想,坚持到今年,一切都刚刚好。今年是我们收获的一年,公司5个不同的项目参与不同的奖项都获得了最高奖。这是对我们这些年坚持的最高肯定和鼓励。
现在大环境不太好,恰恰是思考这些问题的最好时机。高速发展,野蛮成长后的片刻宁静才最珍贵。

DD:过去的一年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2024年最让人感动的一句话:让合作变成传承。
2024年最幸福的一件事:又搬新家了!作为私宅设计师,平均3.5年换一套房,是探索,是试验,也是帮客户先吃螃蟹。
2024年最勇敢的一件事:拥抱新媒体,这件事对于小社恐和不善言辞的我来说是莫大的勇气。2024年满而不溢,恰到好处,一切都刚刚好。2025年,持续未来可期。




邦邦
布鲁盟设计创始人|创意总监

DD:您眼中的设计先锋,他(她)是一位怎样的建筑师/设计师。
我眼中的先锋是艺术设计工作的一种态度。打破传统这类词可能太大了,我觉得要有打破自我、挑战自我的态度!
我个人认为社会的进步就是因为有先锋勇于尝试的基因,比如第一个点火的、第一个离开水面的......我对自己设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不重复自己,不重复别人”,所以先锋也代表了我设计的生命力与创造力,甚至是好奇心与探险精神。
时代先锋,比如毛爷爷、乔布斯、马斯克......他们都很先锋,他们也可以是影响我至深的设计大师坎帕纳兄弟(Fernando & Humberto Campana)、Gaetano Pesce、Rossana Orlandi、Paola Novone、Marcel Wanders 等人。他们的设计时刻影响着我,也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DD:大家都说现在的环境不太好,您怎么看待,自己又是如何应对的?
很“卷”,但我恰好就是个自己喜欢卷的人,其实我感觉还好。
但在带领团队工作时,重要的是如何能让团队的同事们,尤其是年轻的伙伴们要明白,并且变成一种“肌肉记忆”。在行为上、思维上对设计要有追求,并不是因为社会要求你怎么做,而是要对自己负责,再者说,“成熟迷人的美学设计,往往来源于矛盾感”。

DD:过去的一年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过去一年,最大的感触就是时间太少了。大环境不好对我个人最大的影响是少了许多思考与出去玩的时间,少了与玩伴见面的机会。平时,我就特别喜欢到北京与艺术界的朋友们聊聊天,北京的朋友特好,这里是个很特别的地方。从他们身上,我可以感受到理想主义与先锋主义的现实存在,定论成功的标准有很多,并非金钱至上!
过去的一年,我在社交媒体上花了很多的时间。我觉得太扁平,但又控制不住的自己去看自己想看的地方,想通过社交媒体了解各种令人好奇的新物种。我之所以会谈到这个问题,它可能是未来的一个分界线,比如Ai......
我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别人咀嚼过的东西的确很好,但自我感受的过程才是最要的,不能因为看了提纲表示已经自己读过,看了照片就认为自己去过,看到了Ai的图片和美好的设计就觉得自己是可以的了,只有自我的感观与体验的过程才是真实的。
2024年9月,我去了趟比利时和荷兰。在比利时的街上,有很多非常漂亮的巧克力店,然后我又去看了漫画博物馆。我在想,这是个多么有趣的国家,这里的人多有意思呀,这里每平方公里就有一个漫画家生活在理想的世界里,这里的人内心一定非常有趣,然后就感觉自己也是从漫画里走出来的人一样。
荷兰也是我非常喜爱的国家,曾经在照片上/书上都看过,但来到这里,才发现自己被感动得一塌糊涂,在这里,连风都是自由的。这里跟漂亮国讲的自由,压根就不是一回事,这里的文化、艺术、交通工具、经济、性别、职业......都非常的和谐与自由。以上这些都是要身临其境才能有所感触,并非看几张照片就可以感受得到。
2024年,我的工作生活大概是处于一种新的调试中,基本是在适应社会变化与科技变化......工作可能占据或打乱了一些东西,我相信2025年会调整好的,也始终坚信未来会越来越好。




费崎峰
上海费弗空间设计设计创始人/设计总监

DD:您眼中的设计先锋,他(她)是一位怎样的建筑师/设计师。
我一直很喜欢西扎的设计,它不是为了炫技,而是能让人感受到空间和环境的融合,好像设计本来就应该在那里一样,不突兀,也不过时,给人一种很自然的松弛感。
我觉得西扎的设计像是在发现,而不是创造。他会很认真地观察周围的环境,去感受每个地方的特点,那些看不见、说不清的感受,通过设计呈现出来。设计很简单,却很到位,不需要太多装饰,只用材质、光线就能把空间呈现得很动人。
让我特别佩服的是他的设计里总有一种克制感,不是随便的减法,而是真正尊重环境和人的需求。最让我有共鸣的是他们对时间的态度,他们的设计不会急着追赶流行,也不迎合市场,而是一直做他觉得对的事情。很多作品放到几年、十几年后再看,依然能感受到它的美和力量。这让我意识到,好的设计不是只为当下的流行,而是为未来留下一些东西。
有时候我也会想,如果有一天,我的设计能达到这种状态,那真的是一种幸福。这种幸福不是因为作品有多厉害,而是它能让人不经意间有所感动,留下一种安静又深刻的感受。

DD:大家都说现在的环境不太好,您怎么看待,自己又是如何应对的?
的确,现在整体环境确实不太好,尤其是房地产市场低迷,经济也在下行,很多人都在感慨日子比以前难多了,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我也一直在思考,怎么才能做得和别人不一样,找到自己的差异化优势。我们的定位本来就是高端精品私宅领域,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把设计和施工做好,还要让客户在整个过程中真正感受到贴心和专业的服务。
所以,这两年我特别注重服务细节的打磨,比如工地的管理、客户的沟通、细节的呈现等等。我相信,越是在竞争激烈的时候,服务就越能成为决定性的因素,让客户愿意选择我们、信任我们。
环境不好是事实,但也是一个重新出发、找到新机会的契机。只要我们足够专注、足够用心,我相信就可以在这个环境下找到属于我们的红利。

DD:过去的一年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过去一年,最大的感触就是,整个社会充满了一种“制造IP”和“追求流量”的焦虑感。无论是哪个领域,大家都在努力制造热点、博取关注,好像没有流量就无法生存一样。这种现象让我感觉到有些浮躁,仿佛一切都在快节奏中被推着往前走,甚至没时间静下来想想,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
但我也明白,每个时代都有它的趋势。流量经济确实是当下的一种真实状态,我们不能完全脱离它,而是要找到自己的方式,与之共存。不是一味地追逐流量,而是如何在这个环境下依然坚持自己的核心价值。毕竟,流量是短暂的,而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才会被人记住。
对我来说,这一年最大的体会就是:要学会慢下来,专注在自己擅长和坚持的领域。比如在设计和公司经营上,我们更愿意去打磨服务细节、提升客户体验,而不是一味去追逐热点。这并不是说我们不重视传播,而是我们希望传播的内容是真实、有意义的,而不是为了流量而流量。
我觉得,这种态度不仅适用于事业,也同样适用于生活。在家庭关系中、在与社会和自然的互动中,我们都需要一点“慢”的心态。因为只有慢下来,我们才能感受到细微之处的美好,找到真正值得用心去做的事情。
在这样的环境下,保持专注和清醒并不容易,但我相信,只有真正踏实、做出价值,才能在快速变化的时代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长久发展路径。




韦金晶
春山秋水设计 首席创意总监/创始人

DD:您眼中的设计先锋,他(她)是一位怎样的建筑师/设计师。
我眼中的先锋设计是能抵抗时间并有自己独特设计美学语言的作品。我喜欢的设计师里,杉本贵志、约翰·帕森、科瑞·希尔、文森特等人的设计都传递了这样的一种特质。在设计的路程中,不为了市场而随波追逐,而是以自己的设计价值观不断地探索精进,抵达自我的内心深处。
DD:大家都说现在的环境不太好,您怎么看待,自己又是如何应对的?
对我来说,貌似环境一直都差不多,一直充满挑战和机遇,自己面对这种环境一直保持着以不变应万变方式处理。如何提供有价值的设计服务,如何保持自我的思考力和对设计的热情,才是我一直关注的点。
DD:过去的一年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这一年最大的感触是女儿的出生,带来了我在生活和工作节奏上的一些改变,整体节奏会平和一些。也能让我有更多的空隙来追问我自己想做什么的设计,我能达到什么状态。




袁洋
诗意空间设计联合创始人

DD:您眼中的设计先锋,他(她)是一位怎样的建筑师/设计师。
关于设计的先锋以及先锋的设计,我觉得应满足四要素:先锋性、前瞻性、思想性及社会性。
首先,先锋性是一种敢于天下人先,有一种胆识,敢于批判,敢于质疑权威,敢于创造,这样才能持续领先;思想性,是有独立深度的思考,并整理出设计方法论,在我们国内设计圈,这一点略微匮乏;前瞻性,不只是能够敏锐地洞察未来发展趋势,更应是敏锐的发现社会性问题,并解决问题;这里的社会性,我认为是有情怀,充满善意,用自己的专业,为行业及社会带来一点一点的进步,并持续向前。
国外的先锋设计师,我最近比较关注意大利建筑师及艺术家Vincenzo De Cotiis。2024年去米兰,特意去了他的展厅,被他的作品中所呈现的写意、诗性,特别是的材料运用所吸引。国内的设计师中,余霖姐姐一直都是我认为的设计先锋与学习楷模。

DD:大家都说现在的环境不太好,您怎么看待,自己又是如何应对的?
这几年大环境确实不太好,对我们这个行业来说,与危机共存,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只有意识到这种危机感,才能去掉泡沫,警惕舒适区,敲响警钟,让每个人更夯实自己的专业本领,思考未来的去向。当我们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锤炼自己,就会发现自己还有更大的潜能,保持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与竞争力。

DD:过去的一年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过去一年,设计师水平越来越高,甲方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审美越来越多元与自信。也许,未来将是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我相信轻奢已过,诗意将至。




李京泽
Some Thoughts创始人及主创设计师

DD:您眼中的设计先锋,他(她)是一位怎样的建筑师/设计师。
“先锋设计”是设计思维与商业思维之间反复推敲下的成果。在设计中的思考是对人性的洞察、对商业的敏锐,对消费者体验的重视。正是这类先锋给行业带来变革与启发的关键所在。例如 Dieter Rams 就是这样一位设计师。

DD:大家都说现在的环境不太好,您怎么看待,自己又是如何应对的?
2024年大家所说的“不太好”,其实Some Thoughts在创始之初就已经开始经历了。这种“不太好”往往意味着市场更不稳定、项目不确定性增加、客户也更谨慎。然而,环境的改变并非坏事,这里是更多的机遇与深耕。拥抱不确定性是每一个设计工作者必须去做的。
对于我们而言:
1、合理的支出规划以及现金流管理,对设计公司来讲至关重要,实际上很多设计公司并不重视这块;
2、将无法提供具体差异性价值的业务砍掉,理性扩充团队;
3、拒绝“拼价格”,锚定并深耕团队的具体价值;
4、对实验性、概念性的挖掘当作一种养成,无论外部环境如何。

DD:过去的一年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在回顾过去一年,我想先抛开狭义的“商业设计”、“零售空间设计”等专业视角,因为当我们说“设计”时,实际上也隐含着人们对物质需求、心理需求以及美学价值的整体想象。
过去“好设计”更多强调功能性与审美的结合;如今,“情感与共鸣”越来越成为不可或缺的要素。不管是空间设计、产品设计,还是视觉传达,设计师们都在努力寻找如何让使用者(或观众)产生更强的情感联系。
这一变化体现出人们对设计的期望已不再是“用得方便”这么单纯,而是“在使用或体验时能被某种情感、态度甚至社会思考所触动”。即“功能美学”到“情感体验”的过渡。




郑铮
立品设计创始人、设计总监

DD:您眼中的设计先锋,他(她)是一位怎样的建筑师/设计师。
设计先锋在我看来是能够突破既有观念,用设计方法甚至观念语言的创新去影响周围人的设计师。石上纯野和 Thomas Heatherwick 是我这些年都一直关注的设计师,他们都是一直不被条条框框限制表达的设计师, 尽管有些作品毁誉参半,甚至被不认同,但拒绝平庸重复性,用创新来突破边界的这种状态是很难得的。

DD:大家都说现在的环境不太好,您怎么看待,自己又是如何应对的?
整体经济的活跃度下降是事实,消费市场需求减弱,品牌整体投资的预算大幅收紧,都会对设计行业造成挑战。从我们的角度来讲,如何强化自身的洞察力,能否在当下整体消极和复杂的环境中洞察到委托方的真实需求,能否通过设计去解决一些更真实的问题都变得更重要。

DD:过去的一年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A. 品牌力在经济下行的时候更加凸显重要,经济降温的时候,价格和品牌信用都成为最真实的选择标准。
B. 需要全面的了解 AI,学习 AI,不单是生产力的提升,更多的是对自我认知边界的拓展。
C. 个体和团队的品牌化经营成为一个现象级的热潮。越来越多人开始经营自媒体,都在尝试做自己的 ip,无论开会出差画图看项目都有人在拍在记录,自媒体平台的喧哗与热闹,与行业整体需求的下行形成鲜明对比。对于我们,品牌化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但展现什么内容,如何展现其实是需要更冷静的思考应对以及更长远的规划。




黄剑锋
ONE-CU壹方创始人&创意总监

DD: 您眼中的设计先锋,他(她)是一位怎样的建筑师/设计师。
先锋的存在,首先代表了一种变革的愿望。这种变革,包含着对常规的质疑、对既有秩序的反思和对新的、未有形式或方法的一种倡导和引领。
我们所认为的设计先锋,至少是建立了自己的表达,有解决问题的独特视角,乃至自我审美的价值体系,通过不断的自我更新,从而最终推动整个行业去形成一些新的发展和方向。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设计师都需要去做自己的“先锋”,不停的去尝试,打破自己已知的、既定的边界。

DD:大家都说现在的环境不太好,您怎么看待,自己又是如何应对的?
“环境不太好”现在好像成为了一句放在哪里都语意正确的话,“我今年什么什么没做好,因为环境不太好”、“今年哪个项目没达到预期,因为环境不太好”......看似很合理,其实很抽象。当外部声音比较多的时候,慢下来对于设计本身是一个好的状态。保持初心,保有激情。打破自身认知的边界,进去一个更大的真理时空。

DD:过去的一年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设计师本身是一个对新鲜事物敏感度很高的群体,接受的信息越多的时候,反而很难有特别的事物触动到你。不论是基于旅行去看建筑,还是当下的各种热门话题的延展,似乎都带着一种目的性很强的行为预判。
我会跟很多朋友分享2024年古巴的旅行,刚好是墨西哥看完巴拉甘的房子之后的一个临时决定,古巴的这段经历对我来说就像是误入了某个平行时空,有一种年代的穿越感。颠覆了对现实世界的很多认知,可能是这种猝不及防的感触会让自己印象深刻。




王鹏
PENG & PARTNERS鹏和朋友们设计事务所创始人/设计总监

DD:您眼中的设计先锋,他(她)是一位怎样的建筑师/设计师。
我期待设计行业里能出现像马斯克一样英雄式的、浪漫理想主义人物。我们仰望的康、斯卡帕、密斯、柯布…他们都是那个特定年代的先锋。在当今高速的科技发展、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变革下,有没可能诞生这样纯粹的人,通过设计去解决现在和将来的问题,去构建一个对每个人来讲都是理想和美好的环境。想到这些,就会觉得自己的工作几乎没有意义。

DD:大家都说现在的环境不太好,您怎么看待,自己又是如何应对的?
我们这几年,团队发展和做项目,都保持着蜗牛式的慢节奏,但大方向应该是对的。项目不多,抓住每个机会,做精做深,不计成本熬出好项目,逐渐吸引一批志趣相投的业主。坚持尝试做正确的事情,目光放长远。
DD:过去的一年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这些年做设计,焦虑和挫败是常态。现在想活的更自我一些,多尝试一些可能性,一些能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的事情。
除了PENG & PARTNERS/鹏和朋友们设计事务所之外,2024年终于推出了我们的画廊P PROJECTS / P计划,顺利和意大利灯光品牌HALO EDITION联合策划了第一期展览“自然之光”,得到了很多正向反馈,是个有趣和有意义的尝试,但也不确定有没下一期。
另一个有意思的感受,中国的品牌和设计,非常有可能和意大利缩小差距,甚至在某些领域做的更好。比如品牌「上相」设计和开发的石材,介于产品和艺术品之间的状态,就非常打动人。我们自己设计的一张天然石材的大桌子,也给我带来了这种感受。也激发了新年多做一些产品设计的欲望。




谭立予
谭立予设计师工作室  首席设计师

DD:您眼中的设计先锋,他(她)是一位怎样的建筑师/设计师。
热爱和偏执。

DD:大家都说现在的环境不太好,您怎么看待,自己又是如何应对的?
我们是一家小型设计工作室,成立之初就想着运营成本不能影响我们做设计的心态。团队非常精简,只做一些独立而有个性的项目,公司没有业务部门,项目数量很随缘。就目前来看,大环境的好坏对我们这类小团队来说可能没有太大关系。当然,在实际的项目中,更多业主会要求控制成本,这也是我们乐意干的事。

DD:过去的一年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2024年去了很多地方旅游,参观了很多经典建筑。包括在京都的桂离宫,密斯的西格拉姆,康的金贝尔等等。感触最深的还是斯里兰卡巴瓦的项目,特别是灯塔酒店与碧水酒店。他的房子内部就像一个身体的感知增强装置,并且是连续的,使得周遭的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至于那些喜闻乐见的精致细部,在他那一点也不重要。




何思玮|梁穗明
PONE普利策设计创始人 /设计总监

DD:您眼中的设计先锋,他(她)是一位怎样的建筑师/设计师。
先锋,它不是一个结果,更多的意义是一个过程,是多些实践和试错、不断调整改进的容错和优化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结构方式方法会有一些挑战突破传统的框架。用独特的逻辑、探索性思考、创新表达去回应问题、回应项目、回应当下、回应时代、回应未来、回应自我。

我的理解,先锋其实也是一群普通人。应该说每一个人都会不多不少潜在的一些可被激活的自我革新的特质。而这种特质,或许会隐藏在日常中,微小而深刻。先锋的普遍意义,只是可能会在特定的不同领域、不同的环境、不同氛围下去选择用自我方式去表达设定的「改变」。

DD:大家都说现在的环境不太好,您怎么看待,又是如何应对的?
大专家形容这个是周期穿越的特殊时刻,脆弱而坚韧。当下能够完整经历一个时代向另外一个时代转变,是一个特别幸福的事情。这种突变,会激活更多主动有趣思考和迭代出更有深度认知和更多元的思维模型。经历重新审视到觉醒、到思想爆炸时代。用积极心态去响应,拥抱当下,拥抱变化和不确定性,会发现一个不断在刷新更有趣的更完整的「新自我」。

DD:过去的一年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最大感触是有不断变化的和一直没变的。技术结构 生产关系 革新换代。人的社会结构等不断在变化。但是始终不变的是发明与创新。这也就是回答怎么在存量时代创造增量需求的「原力」。




范君健|周炫焯
E Studio 壹所 联合创始人

DD:您眼中的设计先锋,他(她)是一位怎样的建筑师/设计师。
设计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通过设计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项目对周边生态系统的影响,力求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甚至通过设计为生态环境带来积极的改善;材料选择与创新,注重使用可再生和可循环利用的材料,积极探索新型环保材料,寻找既满足设计功能需求又具有可持性的材料替代品;跨界多元创作,善于将不同领域的知识 和文化元素融合到设计中,将美学与功能完美结合,强调设计的实用性和舒适性。

DD:大家都说现在的环境不太好,您怎么看待,自己又是如何应对的?
当下,生态问题比经济困境更令人揪心,生态系统失衡、气候变化加剧、环境污染严重,亟待解决。希望大家从自身做起,调整生活习惯,节能减排、杜绝浪费;各专业领域从业者也要担起责任,融入环保元素,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让人们在使用产品、参观空间时,提升环保意识。

DD:过去的一年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长期准备的价值:体会到充分准备对于确保项目质量和效果的关键作用,更加明白在面对大型复杂项目时,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前期策划和筹备。
共同愿景的力量:在与甲方合作过程中,拥有共同愿景对于项目成功的推动作用,以及在设计中融入并传达深刻理念的重要性和成就感。




李阳
集艾设计 设计董事

DD:谈谈您眼中的设计先锋,他(她)是怎样的一位设计师。
我认为当下的时代,资讯信息爆炸,无论是在私宅、地产、商业、展厅任何领域的设计师,想要在空间表情乃至设计理念上学习模仿,都非常容易。我认为当下成熟的设计师很多,但依然能够坚持和保有独到观点的设计师才是最宝贵的。
我眼中的先锋设计师是能在着汹涌的行业大潮中,不随波逐流的去追逐流行与趋势,是能够坚持自我观点和设计理念,从而对行业和市场产生影响的设计师。简单总结就是:有观点、不盲从、不媚俗,对旧市场有冲击力。

DD:大家都说现在的环境不太好,您是怎么看待的,自己又是如何应对的?
伍迪艾伦的有一部电影《午夜巴黎》,讲述的是一位作家在巴黎穿越到不同时代,各个时代的文学家与艺术家无不觉得上一时代才是最伟大的时代。这个故事很像今天设计行业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没有哪个是时代绝对好和绝对坏的。
过去十几年,设计行业属于过热状态,大家可能都已经习惯了亢奋和快周转,很多设计师都不具备最基础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不要说独立思考与独立观点。而这几年市场在缩量,行业也必然会重新洗牌,会有很大一部分设计公司和设计人员离开这个行业。我认为这属于正常市场调节行为,这很正常。市场会重新回到合理的良性的状态。
我们国家市场经济建立时间比较短,相应的法律法规都不健全,任何的行业都会面临无序竞争和无效内卷的可能性,设计行业也不例外。每个个体都深处漩涡当中,卷与不卷身不由己。
我自己觉得首先要有一个好的身体,2024年我减肥了30斤,2025年我计划开始健身了。再有一个好的心态,哈哈哈哈……从2023年开始,我就开始学习钓鱼来培养心态了。(不过好几个来面试的设计师都告诉我,外面都说我是卷王……)
这几年我一直在想自己是谁,到底想表达和传递什么?我的审美哲学和观点是什么?我觉得除了好的身体和心态之外,学习和沉淀也是很重要的,我们这个阶段的设计师绝大部分都是从上一个高速的时代成长过来的,需要学会如何慢下来。认真的读读书、踏踏实实的做做方案,仔仔细细的审审图。

DD:过去的一年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2024年两个关键词“挫败感”、“希望”,挫败感主要来自于社会性的审美降级。这个是一个很无奈又很现实的状况,无论是从全国美展风波到电影市场的粗制滥造,还是越折越有面的手机……到整个建筑室内设计行业。浮夸且毫无内核的东西太多了,隐隐中都透露着时代的焦虑与空虚,总是试图用浮华与光鲜的表情掩盖苍白无力的自卑。今年我发过一条朋友圈:“一群学着现代主义与 ‘less is more‘ 的人,研究着装饰主义与地面拼花哪款好看,是不是这款石材看起来更加显性!”就挺悲哀的。20年前的璞丽酒店放在今天可能方案都过不了……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周期性的,很多事情的表象也是社会集体意识的投射。但物极必反,在同质化严重到令人麻木与反胃的时候,一定会引发大众的思考的。我想说希望不在已经有了的结果,而在于开始改变的过程。
2024最喜欢的一句话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发现关键的问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微信公众号➤达人室内设计网,主编微信号➤wonadea202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达人室内设计网 ( 粤ICP备12090048号-1 公安备案 )

GMT+8, 2025-1-21 12:05 , Processed in 0.189700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Wonadea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