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名师与新作

注册
达人网首页>人物访谈>访谈沈雷:行走于内外之间

访谈沈雷:行走于内外之间

2015-12-2 09:51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 文致中和 (评论0条) 浏览量: 3966

对于沈雷,无论你说他狂狷也好,清傲也罢,他一直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和工作着:可以沉默寡言,可以滔滔不绝,可以把酒狂欢,可以清粥小菜,可以西装革履,可以长裙飘飘;冷峻如斯,热情如斯,挑剔如斯,随性如斯,妖冶如斯,魅惑如斯,聪敏如斯,淡泊如斯,可以说,他已经成为中国设计界一个绕不过去的存在。

ID执行主编韩晓岚和沈雷在内建筑对谈

如果你读沈雷的微信,会发现是那么与众不同。几乎每一篇文章都可圈可点,几乎每一张图片都无可挑剔,这种文字功力,这种选图能力,非一般人能也。这固然与他的用心与审美密不可分,然而更多的是长达4 年的编辑生活带给他的印痕。

沈雷的编辑情结可从微信签名“室外编辑”中可见一斑。编辑生活带给他太多的影响,或外显或内隐。30 岁的沈雷,初做执行主编,挑剔至极,以个人观点审视来稿,导致每期杂志几无案例可登。不久,在赵毓玲老师的指导下,沈雷学会以中立的立场、不带个人观点去审视设计,能发现美,也能看到不足,杂志可登案例大增,风格也多样。东莞室内设计 达人室内设计网 深圳室内设计 达人室内设计网 武汉室内设计 

ID执行主编韩晓岚和沈雷在访谈结束后,于内建筑合影留

那时起,沈雷学会了包容,直到现在,他都以这种观点去看别人的设计。设计师沈雷的作品,风格多样,得益于此。沈雷开始变得沉稳,也与此不如关系。

2001 年,留学回来的沈雷由为杂志ID+C 写专栏成为了ID+C 真正的编辑——执行主编。2002-2004年间,先后采访了孙天文、叶铮、陈耀光、登琨艳、刘家琨、艾未未、隈研吾和黑川纪章等24 位颇具影响力的建筑师、设计师及艺术家。这些专访成就了ID+C 的辉煌,但主编沈雷与诸多智者的思想交流碰撞,带给设计师沈雷的影响,恐怕终其一生都难估量。

现在,沈雷在做微信《构建离骚》的主编。对不掩饰自我的沈雷来说,这个社会伪饰太多,构建太少。他和朋友做了这个分享平台,至少在这里,可以构建一些东西,呈现心中的真实与追求。对设计师沈雷来说,这显然又是编辑情结在作祟。但这是40 岁的沈雷,感觉自己在设计之外,能为设计做的一点事,如同他接受我的采访,对设计诸种问题和想象毫不讳言一样。

内建筑之内外

阿里巴巴集团滨江总部楼梯

做了四年的主编,在要被收入体制内的时候,沈雷逃了。喜爱自由的他不想被收编,想要换一种步调和节奏,渴望用作品表达自己。这时,他遇到了孙云,于是就有了内建筑事务所。

但沈雷既不想做室内设计,也不想做建筑设计,他试图找到一条自己的路。这条路,界于内外之间,跨越建筑与室内设计之间的界线,非模式、多层面地从空间设计整体性的角度思考室内与建筑的交融性,是建筑在内部空间的延伸,由内做始点,却又不完全仅仅局限于建筑内部,探索广义范围内的空间设计,并利用光影、材质和用肌理来表达细微的质感。也许这条路在别人看起来难以行走,但沈雷却可以自由呼吸并自得其乐。这是内建筑名字的由来,也是沈雷的设计诉求。因为沈雷对文字的敏感,“内”这个字被他赋予了更多的含义,有关人和界限:人处内外间。这何尝不是对人生的一种启示。东莞室内设计 达人室内设计网 深圳室内设计 达人室内设计网 武汉室内设计 

中邦酒店外立面

内建筑走到现在,已经十年,完成了loft49创意园区,阿里巴巴的厂房和12万平方米的杭州总部建筑室内设计,雅虎中国各地办公空间及光线传媒办公空间设计,世博会中国馆贵宾接待区室内设计,良渚服装工厂改造,外婆家餐厅设计,光线传媒办公空间等诸多的建筑及室内空间设计。十年前,沈雷,惶恐,散漫,机敏,自我;十年后,沈雷,自信,有律,聪敏,内敛。十年间,沈雷,逃离,坚持,矛盾,成长,努力寻找在内与外、自我与妥协的夹缝中自由呼吸的空间,只看表象的人很难听到他发自内心的大声呼喊。内建筑是沈雷想做的事,在最好的年龄和最合适的时间,沈雷愿意把它做到极致。

今天,作为别人眼中成功者的沈雷,依然认真把握着设计的每一个细节,依然满怀激情去尝试设计的诸多可能性,依然以对设计的热爱考量世间的事情,依然坚持做有意思的设计。

中国设计之现状与未来

西旺餐厅城西银泰店

国内设计界近期大倡原创,反对模仿。三年的留学生活和多年的设计沉淀,使得沈雷以一种跳脱的眼光审视中国设计的现状和未来,并给出自己的判断和建议。

用客观的态度看待原创,用客观的态度对待拿来主义,也许是中国设计界目前最好的选择。“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设计也如此。

所谓欧美的原创设计,也不过是见多识广,融会贯通之故。英国大学设计专业的本科教育,有一门“复制与模仿”科目,要求学生选择一位知名设计师并模仿他的设计。通过这个过程教会学生,选择、研究、分析,思考、设计,进而使学生学会一种设计方式。整个过程使得这种设计方式融在学生的血液中,变成了自己的方式,他会不由自主去思考以后如何做设计。拿来主义并不可怕,关键是怎么去拿。

小尕子北京王府井店

沈雷做设计有两个诀窍:张开眼睛看设计,合上书本做设计。用眼睛而不是相机去感知设计,眼睛会把空间的比例、光影、肌理等传到大脑,记在心里。平时多用眼睛看可以称为设计的设计,动笔做之时,不再参考任何资料。这样做出的设计,即便有别人的影子,但总有自己的东西在,无所谓原创与复制。久而久之,“我”的东西越来越多,“他”的影子渐渐隐去。

沈雷感叹,十年间,中国设计已经换了人间,设计师很难再通过简单的想法引领设计。在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无论国内外,都很容易看到优秀设计。虽然现代设计在欧洲已经发展了100 年,在中国只有短短的15 年,但中国设计师一直在默默努力,沉心设计。他们学习之认真,工作量之大,进步之快,足以令世界惊奇甚至恐慌。中国已经拿到了普利策奖,这样下去,引领亚洲设计,只需20 年时间。说这话时,沈雷似乎狷介如昨,但又有谁能说此为妄言?

已过不惑之年的沈雷,早已成熟到不让事情失去自己掌控的程度。上面的判断自有他的道理:在沈雷看来,世界终将呈现相似的不同。目前,中国设计界的精英们在进行的实验已与世界同步。外国设计师、尤其欧美设计师,因为他们的古代和近代建筑设计保存完好,而在试图挣脱这种先在的影响。与外国相比,我们没有保存那么多东西,这反而使得中国设计师在没有任何负担中进行实验,我们终将创造出一种自己的语言,它和国际结轨。

随遇而安的挑剔

中邦酒店大堂

外表酷酷的沈雷内心其实是个随遇而安的人,只不过这种随遇而安是以他自己的方式呈现。沈雷并无很多要求,也无很多欲望,甚至也没有多少宏伟目标,因为这些东西都不在他想要的范围,他一直要的是自己的感觉。沈雷喜欢变化,希望每天都有不同。早晨起来,就可以用毛孔感知世上所有不同,跟设计有无关系,都做出自己的判断。这样,每天都有新的挑战,不再重复以前的自己。这种随遇而安中的坚持,沈雷称之为“随遇而安的挑剔”,是他包容中的固执,早已浸入他的血液,无论工作和生活莫不如此。

沈雷的挑剔,是他个性的一面,他认为没有个性的人也做不出有个性的美。他从不允许丑的东西存在他的周围,也引导公司员工慢慢提升审美素养。几支烟的功夫,沈雷就可画出一张草图,一个上午,他甚至可以排出四张平面图。不经意间,一个个创意就轻松自如地从他口中飘出,他的灵感似乎从来不会枯竭。天分、聪敏固然起了很大作用,但他的努力,也超乎一般人想象。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在留学期间,曾用半年时间,拜访了全欧40 多家建筑及产品设计事务所,同时参观了大量古代与当代的经典建筑。他的挑剔只是因为审美到了一定层次。

也许很多人难以相信,沈雷其实也是居家男人,他喜欢做饭,常去的菜场商贩都认识他。每当时令食材到时,常会替他预留。平时,沈雷多数自己下厨。这是支撑他对生活的一种激情。旅行时,沈雷也常去不同城市的菜场,他说,城市的菜场,是没有设计的设计,呈现的是一座城市最真实的一面,可以闻到这座城市的味道,可以看见这座城市的节奏,进而识得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

出世入世间,长发与衣袂齐飞的沈雷,总是那么与众不同,虽然他并不在意。

沈雷简介:

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合伙人、设计总监

1992 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

1992-1997 任浙江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

2001 年英国爱丁堡艺术学院设计硕士毕业

2002-2004 年担任ID+C 设计杂志执行主编

CIID2012 年度中国室内设计影响力人物


主要作品:

阿里巴巴集团总部室内设计

2008 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贵宾接待区室内设计

外婆家餐厅系列设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