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德光设计:致生活与生命的本质
四年时光,三篇设计札记,讲述一座私宅。献给主人与他们的家。 —— 邱德光第一章节楔子:桥这座家宅的故事,从一座「桥」开始。2013年冬天,北京刚下过第一场雪,台北正值温润的雨季。
落雨之后,我常会在台北家中的花园里读书,也是在那个时候,接到袁欣从北京打来的电话。
电话那头,他的语调有种按捺不住的兴奋,说起方才初见的一对年轻夫妇。他们在北京近郊原本居住的别墅旁买下了比邻的另一座,希望在此营建起一座新的家宅,容纳他们长久积淀的对于家的梦想。
话闭后,我收到两栋别墅的平面图——如何将这两栋建筑联结为「一个家」?彼时,雨后的薄暮里,一轮淡淡的彩虹正架在台北的天空上。「要有一座桥!」我当即在两栋建筑的半空勾起一座廊桥;又在其间的区域,划出一片开敞大客厅。
▲邱先生手稿:一座净高7米、面积达160平米的大客厅架在原本的两座建筑之间,使之相联
▲通长近9米的空中飞桥,形成联通两栋建筑的通道,这里同时也是一个家人在此相遇的场所。为了不破坏空间的整体性,廊桥被设置为完全悬空,采用了八块完整的白色金属扣板将其通体包裹,形成在视觉上消失的效果
现在回想,一座私宅诞生的背后,实在有着诸种因缘的际会。两位主人非常喜欢这个构想。
之后的五个月里,袁欣陪同他们走访了我们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代表项目,数次见面,交流彼此关于家的想法。在对主人的性情、志趣及生活方式有了一定程度的相知之后,我们方能负责任地说:这个项目或许到了签约启动的时候。
2014年初夏,两位主人来到台北,时隔近半年后,这才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
从那次会面开始,我就知道这个案子在我迄今三十多年的设计经历里,会留下特殊的印记。
它的特殊并不在于面积达3300平方米的罕见尺度,而在于主人对生活的那种极致追求,这种追求背后涌动的情感,让人动容。
我至今记得,女主人拿出了一份 30 页的 PPT 及 EXCEL 表格,向我们讲述她对家宅中每个空间的想法,细致到列出每个空间的最低需求面积。
那份PPT的标题我仍记忆犹新 ——「 我们的家:致生活与生命的本质」。第二章节新巴洛克为什么我们始终需要「装饰」?在人们的印象中,邱德光设计一直保持着特定的富丽感,与近些年中国室内设计界的一股简约之风,保持着距离。那么,为什么我坚持:装饰在室内设计——尤其是家宅中始终有其隽永?
这座家宅的风格为「新巴洛克」,这出自主人的选择。他们喜欢这种风格。为什么?
▲白与流线的几何变形,是新巴洛克的两大特点
我认为新巴洛克的魅力并不在外在的奢华感,也不只是精美的工艺,它的精髓在于一种「情感的唤起」—— 而这正是装饰的本质。我很认同日本建筑家桢文彦先生的话:“如果说,西方古典建筑是理性的产物,那么装饰就是感性的补充。”如果说家,代替了古老的庙堂,成为现代城市人身体与精神的庇护所。那么,装饰正提供了这样一个感性的出口:这些由主人的内在生长出的「无用」的艺术,让人们得以从日常生活的理性(只因循着「有用」的功能性逻辑)藩篱中逃逸——走进仪式与庆典,而这在任何时代、任何人的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这座家宅的面积达 3,300 平方米,然而我不会用“豪宅”去定义它。
它的感人之处,始终在于每个生活场景中浓厚的生活气息。舞蹈室、健身房、酒窖、影音室、卧室旁的失眠室……每一个空间都不是应虚饰而存在,而是奠基于主人实实在在的生活。
1——用隐喻编织起的回廊——这座八字形回廊式玄关的设计,集中性地反映了新巴洛克的运动感美学以及如何通过现代的艺术语言将空间的情感与层次表达出来。
▲玄关彩色地平图,凤凰图腾跃然其上入口地面上的凤凰图腾,“凤”取自主人的姓氏。我们采用石材嵌入马赛克打造出灵鸟腾云的动感,在图腾的营造上对中国水墨画的泼墨笔法进行了“神借”。▲多层次的线条,铺展出空间的韵律墙面采用了现代的米白色烤漆,“褶子”是古典巴洛克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美学元素,流畅的曲面与地面飞翔的灵鸟一齐,形成流畅的动势,由此将来人引入室内。 ▲位于八字形玄关与客厅衔接处的颜石林雕塑作品《天使》回廊尽头的雕塑,女主人选择了来自颜石林的作品《天使》。它如同迎门而立的门童,欢迎着来客。这座雕塑安宁、诗意的氛围,让来客从日常的感知秩序中走出,进入一个梦幻的场景,在心理上给人以平复。▲蜿蜒的楼梯动线和八瓣形的天花勾勒出空间的柔美之感
行至回廊的另一侧,视线变高。抽象的变形曲线勾勒出蜿蜒而上的雕花楼梯,这种由视线缔造出空间动线的手段在巴洛克中是非常典型的。八瓣形的天花,犹如家族的徽章,印刻在穹顶上。
2——白,新巴洛克的底色——我一直认为:「做私宅最重要的是要实现主人对家宅的梦想。而在这个案子中,主人的梦想千变万化,每个空间几乎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在色彩及形式的选择上,更不拘于定式。」 ▲以白色为主调的新巴洛克居室
那么,如何能为这纷繁的变奏赋予一个和谐的主调?白,是我为「新巴洛克」设定的「底色」。白色包含了光谱中所有的有色光,它能够容纳空间中多元的艺术元素及色彩,并极大地提升空间的质感。如果说主人是画者,那么作为设计师的我们,则为其提供了一个得以尽兴施展的画布。第三章节大尺度空间中的情感诗学这是「家」,而不是「豪宅」
初入这座宅邸,人们首先惊叹的总是它的尺度。设计这样大的家宅于我而言亦是初次。然而,正如我前面所谈到的,用「豪」去形容这个空间是简单而偏颇的。为什么我说它不是一座「豪宅」? 整座宅邸中尺度最大的空间——客厅,即表明了这一点。
1——客厅:一座意趣盎然的小广场——
客厅的面积达160平方米,净高近7米,是一个全开敞的两面透窗空间。任何一个人由玄关走入此处,都会为其超出日常视觉经验的尺度,感到震撼。
作为一个面客之地,「豪门」的客厅常常被设计为一个须向外界显耀身份的场所。然而,在这座家宅中,你可以看到主人无意将之打造为一个殿堂之厅,而呈现为一个充满生活意趣的小「广场」。这两种空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前者在形式上是向外彰显的,强调空间的秩序,给人以拘束和威仪;而后者在视觉上则是横向的、舒展的,无论在身体还是精神上,都给人自由、放松的感受,情感自然地在此流淌。▲从整体视觉上,可见客厅除了大尺度的挑高外,没有一件家具或艺术品试图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慑,整体的布局注重水平视线的铺展▲客厅主交谊区在对称性的格局下富于自由和变化位于客厅正中央的主交谊区,对称性的格局表达出迎客的礼仪感。然而,家具的布置上遵循自由与变化:所有的沙发均不靠墙摆放,在家具的选用上亦不拘于单一的品牌及风格,而是自由组合。 Renzo Frau的扶椅,Baxter 的沙发,CREAZIONI的边几…..每一件家具均是我们陪同主人亲赴欧洲选购。
▲高达6.5米、面积逾43平方米的开窗我们在两侧营造了高达6.5米、面积逾43平方米的开窗设计,光与自然的引入,形成视线上的无限延伸,消解了空间的边界。
▲李伟&刘知音作品《夜晚是静静的等待》 铸铜化学着色 65x45x90cm▲颜石林作品《唐吉坷德的梦》 铸铜着色 246x250x250cm艺术品散落在空间之内,每一件的摆放都呈现出栖息的姿态。沉睡的女孩,身骑白马的少年......这些富于情感的生命意象,让客厅即便在静谧无人时依然富于生趣。
2——天花:有一种美妙是抬头仰望——
这座「广场」的美妙,还来自于它的天花。现代建筑中的天花往往被隔音板、通风板、灯管等机械设备所占据,甚至很难找到大片的空白表面。
▲艺术感的天花,是这座家宅最大的特点之一然而,在这座家宅中,你能够重拾那种抬头仰望的旷然。家宅中的5座天花穹顶,形态各异。其中,客厅的穹顶作为尺度最大的一座,勾勒出一眼望不到头的「风景」。
▲客厅天花细节处将传统巴洛克纹样进行简化,其精致程度考量了肉眼从地面观看的效果天花上的装饰纹理,对传统的巴洛克线条做了简化处理,犹如在上好的面料上进行滚边,每一条曲线的尺寸及纹样都经过精密的计算,巧妙地掩盖了天花的封口,并考虑到人身处地面时的观看感受。
▲客厅天花全景,如地图般串联起家宅的各个通道从平面上来看,向不同方向伸展的天花纹饰,巧妙地联结了家宅的各个出入口,如同一张抽象展开的「地图」,与墙面融为一体。
▲天花上的水晶吊饰天花上的水晶吊饰,是这一空间中的「点睛之笔」,在纵向上再次丰富了空间的层次。构成吊饰的每一片水晶玻璃都各不相同,经手工打磨、拼装而成。通透的色泽与冷蓝的色调,营造出群鸟飞过的动感。
▲客厅一侧由主人在欧洲淘来的有着百年历史的古董柜项目临近竣工时,我在一个晴好的秋日,来到这座宅子里。我和袁欣站在廊桥上,他指向客厅墙侧的两只欧洲古董柜。他告诉我,这两只柜子原本是不成对的。在欧洲选购家具的旅途中,他与主人在米兰的一家古董店里遇见了其中一只;后来主人竟在另一座城市巧遇了相仿的另一只。
正如同我们的相遇一样,这样的故事,是设计所无法「容纳」的 ——而这,就是生活。
宅的故事未完待续。这篇札记只是故事的开始。
此次我们将以三篇连载的形式讲述这座家宅。
营建私宅,最重要的是什么?设计师与主人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设计如何在保有其风格与语言的同时,不凌驾于主人的生活之上?▼敬请期待私宅记中篇《欢歌》
邱德光邱德光设计事务所,主持人暨总设计师,被誉为新装饰主义大师,中国设计界的领军人物。
邱德光三十年来致力于两岸的尖端室內设计,以丰富的经验与深厚的素养,将装饰元素结合当代设计,开创了新装饰主义NEO-ART DECO东方美学风格,熟悉运用東方华丽、艺术、时尚元素、将生活形态和美学意识转化为尊贵身份,赋予新奢华生活新内涵,成功塑造当代东方都会美学与21世纪时尚多元的生活型态。
支持达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