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大湖:欲露而芷,欲显而隐。褪去浮华,还原本真
在考虑尺度、颜色、材料如何与环境协调,设计师“深耕”了许久。昆曲中《镜花水月红楼梦》带来了设计的灵感,如何将场地内与周围的环境完全的融合在一起,犹如一面镜子,或者是一个秀场,将这一切美好的东西展现出来。水可以倒影着太湖湛蓝的天空,玻璃可以映射着太湖的山山水水,粉墙可以映印着光与影。
▼亲近自然
有人说,好景观是从地上生长出来的,融合在自然之中。对空间的营造如同酿酒,在大湖公园的设计中,许多故事连同景观一起慢慢酿制出来。在建造的广场中,空间慢慢被打造出来,有如一场“镜中月,水中花”的梦。 大湖公园无风的时候,太湖的天空与山水映入水中,风吹水动光影摇动时,水中的涟漪配合的一丝不苟,矗立与旁的朴树也随之摇动,风带着树枝摇曳的声音摇曳着水纹与光影。
▼用景观述说故事
公园大湖以一种内敛而安静的姿态落成。设计师运用粉墙、月门传统园林的脉络,运用景观与回廊的融合表达当下的意识形态。连续的白色回廊构成了最初的空间形态,有着传统苏州园林的秩序美感。立面的墙体通过艺术创作产生触感上的肌理感,又通过有序的分割将光与影带入到空间中,赋予空间丰富的层次和变化,形成一种素雅与灵动的乐章。
▼公园大湖以一种内敛而安静的姿态落成
挑高4.2米的回廊空间,竖向的尺度将空间的线性感完美的体现。半透的U玻界定着空间,透漏着光与空间,同时作为载体描绘着线性构成的光的语言。2.4米宽的步道,运用水墨晕染般的地面石材有着山形水势的纹理,与立面的素色墙面相互融合。在边界运用轻盈的立面格栅,产生空间的延续,格栅的阴影衍生到远端,产生空间的延续感。
▼挑高4.2米的回廊空间 竖向的尺度将空间的线性感完美的体现
▼半透的U玻界定着空间,透漏着光与空间
第一进空间的光是柔和的,它是不加雕琢的。自然的光倾泻到整个场地里,墙面,绿植通过时间的变化,勾勒出一个朦胧的光的秀场。
▼第一进空间的光是柔和的
第二进空间白色的回廊与黑色砾石构成的地面形成较大的反差,就像戏剧中的花旦与丑角来的那么强烈,而绿色的种植调和着中间的反差,光又成为一种乐符,串联着整个空间,并通过时间的变化,演绎出不同的旋律。
▼第二进空间白色的回廊与黑色砾石构成的地面形成较大的反差
二进空间与三进空间以一种戏剧化的方式,相互联系。进入第三空间,回廊界定出整个场地的界限,清晰而简洁,光影透过U玻,将周边的绿化融入其中。
▼进入第三空间,回廊界定出整个场地的界限,清晰而简洁
镜面的水景纵向延续到尽端与汉白玉的高山流水链接在一起,犹如池中之水天上来。墨韵于内,留白于外。极干净的墙面对应着月门休息区,樱花林下的休息区组合着轻盈的外摆,在空间中达到一种平衡,在林下窥视着光与影的协奏曲。
▼镜面的水景纵向延续到尽端与汉白玉的高山流水链接在一起
从入口进入,整体的立面以留白的界面完整的延续,在层层的白、黑与朦胧的暮色中模糊了回廊与自然地界限。 空间隐约捕捉东方的影子,又仿若山水画,将留白带入到现代性的重塑中。光影的序列与留白的空间融合与自然之中,似乎重新演绎着传统园林。
▼在层层的白、黑与朦胧的暮色中模糊了回廊与自然地界限
白色的入口门廊,跨越在明与暗之间,苍劲的迎客松巍然与入口一侧,一丝绿意微微探出,可以窥视到其中一角,这种犹如演出前的序幕,带给人一种恍惚而美好的感受。
▼白色的入口门廊,跨越在明与暗之间,苍劲的迎客松巍然与入口一侧
混凝土、石材、涂料、U玻、金属……这些表达空间的载体,多层次的附着其上,流动的空气与光的波长渲染出空间,可观可游,定制的艺术家居让空间生动而有趣,几何的点与线,平衡的组合关系,形态富于张力又与自然平静契合。空间中有着明显可循的秩序与对称,视线经过引导与暗示,通过藏与透、隐与显,在这富于演绎感的空间里环环相扣,感受在变奏空间中流动着的苏式气韵。
▼感受在变奏空间中流动着的苏式气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