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支点
发表于 2012-9-1 17:00:33
(第十五节)
回顾2007年,也有很多值得一提的代表性项目和人物。
这一年,以金家六号样板房为代表,我们承接了开发商的众多样板房设计项目,因为这些项目,锻炼了设计师团队协作能力,练就了设计水平,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公司业绩和知名度。很多客户因为看到样板房设计慕名而来。
这一年,我们开始把软装设计和设计后期服务纳入到设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工作流程规范。特别以attach为代表的众多业主,为支点设计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了集思广益的宝贵建议,我和公司内部人士讨论研究后,加以总结,把图纸设计和后期工地技术交底,软装设计分开进行文字规范,在实际操作中既能拆开,又能整体打包卖给客户,制定了一套全新的设计服务体系。
这一年,由我亲自负责的设计项目竣工拍照后,积极投稿参赛,在年底获得了“广州国际设计周—国际金羊奖”,同时以团队名义参赛获得年度“中国十大设计师团队”称号。此次参赛支点是湖北地区近四百家参赛单位和选手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公司和个人!
这一年,我认识了一位在我事业发展上很重要的客户,是一个资产上亿但为人处事及其低调的儒商,而这个客户最后成为忘年之交;在我结婚的那天他主动要求充当司机帮我开主婚车;在后来的几年一直鞭策我在工作成就上不能安于现状;后又怂恿我在他小区买了一套房搬了过去变成了楼上楼下的邻居,经常上下串门,时不时还教导我人生事业发展方向和怎样做人做事。影响着我后来很多年,并间接推进了支点的发展。
他的故事听我娓娓道来``````````
5月的某一天上午,我正在公司画图,手机响了,电话那头一个中年男人用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向我询问:“你好啊~,请问你是支点的蒋大师吗?”
我一愣,觉得很蹊跷,从来没有业主电话第一句就是这样问的,至少我认为当年我不是什么大师,当然现在也不是,呵呵~
我回道:“啊,嗯```请问您是哪位?怎么称呼?”
那边回道:“我姓张,我年纪应该比你大,你就叫我老张吧!”
我立即回复:“张总好!您找我有什么事?”
张总回道:“我有套房子要装修,在你们公司网站看到你的设计作品比较喜欢,搜到了你的联系方式,想请你帮我做套设计````。”
电话简单的沟通几句后,我告诉他最好把户型图带到我公司来面谈会更清楚些,然后告诉他公司怎么走,第二天一早他如约准时来到了支点。
见到其人,四十多岁,气质上看是个搞技术的,后来证实他和我居然还是校友,在华工学的机械设计专业,是一家机床电气设备厂的老总,据说国内很多家电生产企业的电子化机械流水生产线是他公司制造;还出口远销俄罗斯等外企,相当于是电器生产企业的“母鸡”制造公司。校友见面,格外亲切,于是针对他房子的设计开始了热情又富有激情的交流。交流中感受到张总是一位思维开阔,想法创新,会坚持自己意见但有很尊重别人建议的人。交流完毕后他主动提出带我去看他所在小区的样板房设计,希望我能在其中提取灵感,我欣然答应,下楼见他开了台四个圈的轿车,他要我跟在他车后面````
到达目的地,张总叫上售楼小姐,带着我一套一套的看,花了两个小时把建在售楼部里面的样板房全部仔细研究了一遍,过程中张总还和我探讨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欠缺,从中我更深入的了解了他的喜好,有益于后来他自己家的设计。在他家设计过程中,每一个设计进度稿他都会带回去仔细研究琢磨几天后再反馈给我他的意见,哪些觉得不错的哪里需要调整修改的写得仔仔细细。花了两个月时间,设计定稿开始施工。在施工期间,我是第一次看到有业主这样严谨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流程的,我想应该是机械设计的职业病导致。工地的很多技术工作本应该由我来完成,结果张总冲在第一线亲自处理,如开工拆除弹线定位,开关插座画线定位等等,他左手拿图纸右手拿着笔在工地亲自核对并在墙面地面画线和做好文字标记,边讲边要工人跟在后面看,而把我却撂在了一边,于是也只有跟着看,感觉我变成了他的跟班助理。张总的眼力特别厉害,吊顶平行高度距地误差一厘米都能凭肉眼判断出来,而在泥工贴砖阶段,厨房贴砖两米五的总高垂直误差不到四个毫米,他可以在两米开外目测出来,当时工人不相信开始和张总争执,最后项目经理拿了根铝合金靠尺一测,果然误差接近四个毫米,张总立即要求工人拆除返工,而要求返工的语气坚定但和颜悦色。我惊叹张总的眼神锐利,张总说:“那要在我们机械设计领域,别说误差四毫米了,误差0.4毫米都是废品!”听得我目瞪口呆!工人毛骨悚然!怕工人有情绪,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张总又拉着他们去江边请客吃鱼以表感谢。油漆哪里不平整哪里毛糙没有处理好,都是严格要求返工,至少我认为身为业内人士自己家装修都没有要求这样苛刻过,甚是惭愧。而在工地上,张总毫无老总的架子,协助工人做了很多事情,帮工人递工具,有时候看工人手脚笨拙还抢过扳手工具亲自动手捣腾几下,据说张总在自己工厂车间也经常是这样。整个工程所有工人对张总是又爱又怕。因其苛刻的工艺要求和随和亲善的待人方式,张总家以远高于室内装修施工验收标准竣工验收。而张总家,也是我2007年设计工作中含金量较高的一件作品。此次圆满合作,也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后来张总在木兰水天旅游景区买了一栋独栋别墅,购买当天第一时间就致电我这个消息,希望我主笔完成这个栋别墅的室内设计,我欣然接受,但告诉他:“我们公司现在设计费涨价了,原来收的XX元/平方米,现在是XXX元/平方米,但保证各项服务会做得更好。”说这话的时候其实我有些胆怯,怕张总觉得我有点不记人情。没有想到张总回复道:“哦,取费都翻倍了啊!看来你们越做越好拉!我算算,行!那总计设计费就是x万吧,你把你公司账号短信发给我,我要财务转账你!”我以为我听错了,作为老客户又是朋友的双重身份,张总居然没有还一分钱价就同意了,连忙致谢!后我把公司账号短信发给他,没有想到第二天,在没有和张总签署设计合同和开展测量工作的情况下,公司账户就收到了张总打过来的全款设计费,让我受宠若惊,感觉到张总对我无比的信任。张总因职业病喜欢简约横平竖直空间线条造型,所以此别墅定位还是现代简约,作为家庭度假和商务招待兼顾,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从张总那,我体会到现代简约并不好做,做的好就是现代简约,做得不好就变成现代简陋了。经过两个月的设计和半年的严格施工要求,再一次圆满完成任务!
张总别墅——《木兰水天.坐拥半山风景》作品链接欣赏http://www.zdsee.com/newsread.php?tid=68920&page=0
别墅装好后张总专程请我过去做客,在影音娱乐室,张总放起了蔡琴的《被遗忘的时光》,和我讲述蔡琴作为一名著名歌手的传奇凄惨人生经历`````。我顿时觉得眼前的张总刚韧的外表有着感情的细腻,他并不是一个简单固执的机械技术员`````
快到中午了,张总请我去一个很有特色的农家乐吃饭,于是开着他新买的途锐越野车带路,到了目的地,饭菜上桌,我们开吃,这时候餐馆老板出来和张总递烟打招呼,看得出来张总是这的熟客,餐馆老板看到路边停着一台新车,开始拍起了张总的马屁。
“哟~张总,又换新车了?”
张总边吃边咪咪一笑道:“嗯,这个车下乡洒脱些~。”
餐馆老板看到车标后继续称赞道:“这台桑塔纳的吉普车真不错啊,怕也要二三十万吧?”
什么?我一听啥眼了`````这可不是一般的吉普车,是进口大众途锐顶配款,引擎可是八缸的自然吸气,二三十万?开玩笑吧,前面应该再加一个“一”还差不多; 不知道张总会有何反应```````````
这时张总吃一半停下筷子抬起头笑道:“嗯,是啊,你也可以去搞一台,性能还可以!”
餐馆老板乐呵乐呵说:“等挣了钱了,考虑考虑~~”
张总呵呵笑下,继续吃菜和我聊他今后的打算`````
这就是张总!低调的为人处事,风趣幽默又善解人意,无论你是什么人,处处给你留有面子余地```````待人真诚,对待任何事情认真仔细到极致,没有老板风范但有大智者的领导才华!
(第十六节)
2008年是行业市场风云变化的一年,是磨练支点意志的一年,也是支点阶段性成就丰收的一年。
在这年初,我们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支点提出了“双七协定”作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和营销策略,这个“双七协定”分设计理念和服务项目两大部分各七条。分别是“七坚持”和“七提供”。在设计理念上支点提出坚持收费设计;坚持设计先行,设计引导施工;坚持功能设计为体,视觉设计为衣,文化设计为魂;坚持独特魅力设计,量身定做;坚持硬体装饰与软性装饰的和谐统一;坚持经济成本合理运用;坚持原创设计。在服务项目上提供全方位设计方面咨询服务;提供全面,详细,专业的设计图纸;提供完善的施工技术指导服务;提供配套的材料选择及咨询服务;提供完备的家具选择服务;提供细致的后期配饰选择及咨询服务;提供全程装修管家式服务。
2008年1月,因业务发展需求,武昌公司从鹏程时代大厦迁移并扩建至相邻的中建广场写字楼。而武昌公司的扩建也是有得有失,这一年公司做了很多有含金量的代表性项目,推动了公司团队发展。但因2008年下半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内房地产市场紧缩,武汉乃至全国出现近十年来前所未有的房价打折降价趋势,各开发商指望用降价促销来促进资金回流,而在当时的市场环境,老百姓心态都是买涨不买跌,跌得越狠市场越冷清。我们这类公司的业务体系因属房产类的寄生行业同样遭受重挫。
我记得这年底武汉出现了很多之前高价购进商品房的业主因年底的大降价觉得自己上当受骗到售楼部扯皮闹架,闹到群众情绪高涨失控的时候甚至把售楼部都砸了,武汉的多个开发商遭此厄运。商品房买卖的问题上升到了社会重大关注问题,毕竟住房是民生的重要部分,后中央出台政策维稳。在这个问题上我既同情开发商也同情那些业主,其实住房作为商品交易受市场波动和供需关系的影响有涨有跌是自然规律,合理合法,没有哪条法律规定商品房不允许降价,买家也不可能要求商家卖给他的商品售价永远只涨不跌;但作为当时的中国百姓,房子是他们大多数人很多年的积蓄或者是贷款透支自己一二十年的劳动力才换来了,甚至是两三代人攒下来的钱换得,所以看得过重,思想上承受不了降价的打击也可以理解。
2008年公司在业绩上,上年还平稳增长,到下半年迅速下滑到冰点,同时因武昌公司营销和管理欠缺,把上半年公司的业绩几乎全部都回填了进去,甚至有一段时间我亲自负责的项目业绩几乎全部拿出来支付公司日常开销和员工工资;加上股东陆光明的退出撤资,导致资金短缺;2009年1月后我开始单枪匹马坐阵公司运营管理,有些恐慌,唯恐熬不过2008年的冬天,经过详细的预算估计,为顾全大局保存实力尽可能的留住人才,最终决定武昌公司于2009年1月暂时歇业,把武昌的人才调到汉口公司上班,但还是因各种原因有员工申请离职,出于当时的形式,我也没有极力挽留,毕竟员工也是有家有口的人,我不能保证把所有的人都挽留住让他们都能在支点有更好的发展和期望达到的收入。我坚信:收起拳头是为了等待机会让下一拳打出去更加有力!而到2009年上半年市场立即反弹出现回暖!我有些懊悔武昌公司没能顶过2008年的那个冬天,很是无奈```。但总的来说保留了公司主要竞争实力,相比那一年很多倒闭的公司,支点是幸运的!而让我警醒的是公司的业务体系要尽快走多元化道路,不能吊死在家装市场这一颗树上。
这一年公司在团队上还引入了一批人才,都是有潜力和工作能力的,如江静,xiongd,lif,hur等等,在这不一一解说。当然其中也有因和支点企业管理和文化观念不同不久离职的,我认为离职的员工都在支点工作期间镀了层金,据说有的出去也有较好发展。支点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人员进出问题,在我看来,一个公司有人员流动也不是件坏事,公司需要适当换血,只要不是频繁换血;如果不换血,反而不会有新的思维和竞争力。比如2007年进入到支点的设计师zhouy,虽然最终因做人问题被公司刷了出去,但不可否认其工作能力和新的思维方式促进了支点的成长。由于我是设计师出身,非常清楚设计师在想什么,希望得到什么,比如公司给设计师一个好的平台和空间,让其自由发挥又能督促其进步提高,大家觉得在公司发展是可以名利双收的——既可以在专业领域有所成就,又能够得到自己认为很合理的回报。然而历史证明,凡是在支点能沉淀下来的人,最终都能达到预想的目标。
2008年支点的专业成就在武汉乃至湖北地区都是有口皆碑的,2008年1月15日支点获得 “武汉最具影响力设计团队”奖;2008年2月28日 在上海获得“关注样板生活”2007年度中国十大样板房设计师50强;2008年5月 支点设计的6套作品和亚太地区其他40多套设计精品一道被《亚太设计——中国顶尖样板房案例》收录出书发表;2008年 11月我本人获得第五届“威能杯”中国室内设计明星博客大赛武汉赛区专业组铜奖;参赛设计案例获得“武汉十大明星设计师”称号。
经过2008年的磨练,支点从创业逐步走向成熟,更加能经得起市场风吹雨打的考验!
武汉支点
发表于 2012-9-1 17:01:14
(第十七节)
这一节我想和大家谈谈装饰设计行业的客服问题,给予同行警醒。
业内人士大多都清楚装饰设计行业的客服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电话营销,客户接待咨询预约和后期的电话回访,其次是合同文本管理和日常考勤管理。在支点客服岗位工作过的人历史上一共有十名,工作能力都各有长短。
在我看来,一名优秀的客服在公司体现的价值不亚于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客服是客户接触公司的第一印象,同时也是公司的门面。我管理多年的客服工作经验,制定并逐年完善了详细的考评依据奖惩制度来督促这个职位的人工作做到更好。
在客服职位上,公司曾有过公开招聘,朋友推荐和亲属上任三种进人途径,都各有利弊。作为我们这行的客服人员,岗位至关主要,可以说掌握了公司多条命脉链条关系,客服工作是否敬业公证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公司体系是否能稳定发展。而优秀的客服需要具备敏锐的思维判断能力,敬业机灵的工作态度,品德高尚的职业操守和气质上佳的外表。在客服管理上,我有些心得,有些成绩,但也有所过失。管理方面好的地方不值得自赞,不足的地方应该总结教训。在个人能力上,我觉得支点的历届客服都各有千秋,但在为人处事职业操守上,长短不一,而职业操守却至关重要!
大家都知道客服主要做客户信息对接,此工作内容就产生了腐败和公谋私利,特别在装饰公司,客服部和设计部的设计师结党包庇,以权谋私的事件花样百出。设计师也会贿赂客服搞好关系,争取拿到含金量最高的一线客户资源,演变成有的设计师负责的项目都是大而精,有的设计师负责的设计项目几乎是小而劣,结果导致公司不稳定发展因素。当然这类事件在装饰公司比较凸出,在支点这样的设计公司少许好点但曾经还是出现过这样的事件。另客服权力过大导致客服部和设计部的纠纷也越来越大,我了解在武汉的装饰公司甚至因为客服和设计师工作上未协调好出现了打架斗殴事件。
而支点,在2009年有进入一名有工作能力的客服此人叫zhangfen,发生了一例典型的分裂现象。客服利用职务之便搞小团体关系,利用领导和员工的阶级矛盾两边捣腾,压制部分设计师同时又拉拢部分设计师,最后利用各种莫须有的矛盾分裂公司团队,zhangfen在实际操作中,有的设计师一个月几乎未安排任何设计项目接洽对接,即使安排也是前期咨询含金量和签单希望很低的信息,而有的设计师可以一个月连续安排一大批接洽项目并顺利签约,且客户资源层次普遍较高。导致公司很多人员敢怒不敢言,因其不实汇报我还曾冤枉过公司属下,待她离职后才调查清楚,甚是愧疚。客服权力过大直接导致其变成公司设计师成就提升和收入的实际操控者。很多设计师因此失去了激情看不到希望。事发后,我深刻反省自身过失,采取了种种举措来调整,首先设计师的设计作品既是公司成就也是个人成果的体现,必须真实署名公众于世,避免客服从中作梗在操作过程中把作品署名权张冠李戴;这样也能促进设计师积极为荣誉而战,因优秀作品营销和客户推荐的的回头单,首先要优先考虑对应作品署名权的设计师,如果出现此设计师时间安排不过来或风格研究趋向不适合完成此项目的情况,公司协调转给公司其它设计师负责,并和客户解释清楚原因,但对其也应该有奖励机制。同时要把这种感染力带到公司其它设计师身上,促进其它设计师工作上积极进取的精神;且避免个别设计师不思进取完全依靠公司其它设计师的成果而不劳而获。多年客户服务经验,业主也更相信有诚信的设计师,不喜欢设计师拿别人的作品来取悦自己。
2009年公司有一个位叫xupeng的设计师,为取得客户的更大信任拿了别人的作品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被客户识破,客户很气愤要求更换设计师,为此我觉得支点无比丢脸,虽然是设计师的个人行为,但让客户觉得是支点的设计师不诚实,我生怕客户认为此举是公司默认纵容的,亲自道歉!xupeng在后来的专业能力方面其实我是不质疑的,但后因其高傲自大的性格和受人鄙视的为人处事有损了公司名誉,最终被开除。后也被当时时任公司客服主管的zhangfen拉拢,于2010年6月在武昌中南路口中南国际城的商住两用写字楼26楼租用了一个小户型成立了“遗陵空间设计”工作室。在zhangfen筹建并成为此工作室老板期间,仍然潜伏在支点担当要职,利用公司的管理漏洞批量转移公司的客户信息,文本资料,图纸作品电子文件```等等。东窗事发后仓皇出逃!我去过其工作室,居然连设计合同,员工名片等等都是一模一样的山寨版,看后啼笑皆非又愤怒至极!被鄙视过后据说他们做了个形象改版,但越改越难看了。后关注其对外宣传,刚成立不到两个月的工作室就宣称自己曾经做过武汉200多个楼盘的所有项目业绩,获得各类奖项和各类知名杂志专刊发表`````。
如今,zhangfen掌舵的“遗陵空间设计”口号更大,在那个角落里的三人工作室号称自己是“华中地区最强大武汉地区最优秀设计团队”并在外面大肆宣传,因频繁换人,其山寨支点的网站无任何设计师资料,继续把设计作品用张冠李戴的计量忽悠广大业主````
武汉支点
发表于 2012-9-1 17:02:19
插播——《论优秀建筑室内设计师的就业和工作成本》
(撰写:蒋宏华写作时间:2009年春节 )
前言:
08年的设计工作结束,每年都有些工作感受,这一年的感受颇多,因公司日常事务和设计项目的繁杂,基本上没有时间沉下心来写点什么,好在有个春节,借用了两天放假时间瞎写点杂谈和感想,目的在于和大家在工作生活中交流学习,互相促进良性发展。
正文:
你哪个大学毕业的?
工作几年了?
以前做过哪些成功案例?
获过哪些奖?
最擅长什么设计风格?
结婚没有?
有小孩吗?
有生活经验没有?
你怎么保证我的家最后能出效果?
`````````````````````````````````等等
每当客户问起以上问题,我都很自信的对答如流并拿出相关作品和指着公司书架上相关证书展示,(注:当然,结婚证不会随身携带展示,呵呵!)客户微笑,然后继续深入交谈,从平面布局,风格爱好,到工程造价,工艺控制,最后多数都能敲定签署设计委托协议。
然而,到设计完成拿设计图纸的时候,曾经有个做商品倒卖的客户不愿意支付全额设计尾款,理由并不是对设计不满意,他这样对我说:“我觉得你们的钱太好挣了,你看,你们就给我一本黑白图纸加几张效果图,成本也就几十块,一个月不到挣了我一万多`````````。”我眉头一抬微笑对视,花了半个小时阐述了室内设计师的就业和工作成本,用理论根据得到了客户的理解支付了全额设计费。
室内设计师的就业和工作成本包括哪些?确实有必要拿出来谈一下,让不了解设计行业的客户真正体会到设计师的成本并不是几十块钱那么简单。很多了解我们行业的人们会回答:“成本当然不会是那几十块钱,设计师学习专业知识所付出的金钱和时间都是成本。”回答得虽然正确,但不全面。客户在需要设计的时候,都希望找到优秀的设计师,如开篇客户提出的诸多问题,每多一个问题,对设计师的要求更高,选择的设计师也就更好,实际也代表着在为自己的设计项目追加制作成本。
室内设计行业属于第几产业,很多人说这还不知道,国家都把这个产业划分到第三产业了,事实是不是这样呢?站在物质文明的层次上来说,我觉得室内设计行业的社会地位连第三产业都算不上,因为对于全中国80%以上的人民来说,TA是可有可无的,他的存在和消失不会给这些人带来什么生活上的影响,但站在精神文明上来说确应该属于第一产业,因为他提升了人类对美好生活高层次的追求和向往,这也是人类和地球上其它生物的主要区别。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室内设计行业,我们的家是什么样的?逛的商场是什么样的?住的五星级酒店是什么样的?
我记得在二十世纪末沿海很多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如上海深圳等城市,无数的设计公司兴起的时候,大家都希望政府能扶持一把,但政府并不是很重视,后来有人向深圳市政府提交财政报告时阐述:我市的设计公司形成的产业解决了XX万人的就业,占财政收入的XX%,GTP增长设计行业为之贡献了XX%的时候,政府领导人才觉醒,腰身一挺发话:深圳一定要打造中国的设计之都!于是轰轰烈烈的设计运动风潮开始了,设计年展,各大奖项成立,请来国外的设计大师来亮相。由此从沿海感染到内地,开设设计专业的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在二十一世纪到来之际如城市的商品楼盘一样拔地而起。十八九岁的花季学子浩浩荡荡的加入了学习设计专业,准备着为将来中国设计的崛起做贡献。而我也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分子并早早走到工作实践中去,赶上了一个发展的好机会。
我先来谈谈设计人员的教育学习和考级的成本代价。学习室内设计的教育成本代价用大多数长辈最通俗易懂的阐述就是:供养一个室内设计专业的大学生相当于供养了三个普通文理科大学生。这话确实一点不夸张!大学一年的学费根据学校的类别一万二千元至一万五千元不等,而住宿费,生活费,专业学习器具费,写生考察实习费等等一年最底花消也在一万以上。这样下来,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要想顺利完成,要父母付出人民币十万左右的经济代价,(大学之前的费用暂且不谈)自身付出的是时间和刻苦钻研,而大学毕业后是不是都是人尽其材呢?不是!中国的大学教育全世界人民都是知道打造出来的人才充其量是个“半成品”,其中还包括一定比例的“废品”。要想在中国的社会就业生存,要靠自己的二次学习和艰辛努力。大学和社会脱节,社会更不认可大学的教育,于是考从业资格证这个新的门槛出现了,如学会计的要考注册会计师证,学法律的要考律师证,读师范的要考教师证,同样,学设计的要考设计师级别资格证。花光了父母一辈子的积蓄和四年时间辛苦读的大学,拿到的毕业证和学位证走向社会没有什么含金量,并不能马上找到自己称心合适的工作,仅仅是成为去考从业资格证的门票。而获得从业资格证还要继续付出相当多的金钱和时间。是不是拿到了从业资格证对自己的就业和工作就高枕无忧了呢?不是!特别是作为中国的设计行业来说,从业资格证和设计师级别证并不能代表这个人的真实专业能力。然后我们会看到,中国的室内设计师不管你的证书级别多高,没有五年以上的工作经验磨练,是不会被大公司看中或者很难让你有在公司施展才华的机会,且拿不到所谓XX万一年的高薪。所以现在又有了必须要求有工作经验为底线基础的注册设计师级别考试,达到多少年工作年限了才能考对应级别的注册设计师,有的设计师从事设计工作二十多年了,设计成果做了一大箩筐,还在考级别,继续花费金钱和时间,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孔已己。为什么要不停的学和考?单位压力,涨工资的硬性要求,项目承接需要,市场客户认可需要等等`````其实个人觉得五年的工作经验完全可以造就一个优秀设计师,八年的工作经验也完全可以造就一个知名设计师。前提是这个设计师一定要天份和勤奋并存,且勤奋比天份更重要!当然,要想成为著名设计大师就另当别论了,我还没有阐述成为著名设计大师该怎么去做的资格。
接下来我来谈谈真正爱室内设计职业的设计师为了给客户出更好的设计方案所付出的另一面的成本支出代价,且此代价不亚于教育学习和考级的代价。室内设计这个专业含盖的学说很多,泛泛而谈的说TA包括了:艺术空间造型塑造和色彩学,人体工程学,家具设计,声光电等物理学,针对各个设计风格的美学和文学背景研究,材料学与施工工艺研究,建筑结构及其相关研究等等。所以说,室内设计专业是个杂科,确实不是工作一年半载就能成为行业高手的工种。大学四年的教育相对以上提出的学科门类是不可能学全学好的,只相当于学了个入门就毕业了。因我女儿现在也在接受幼儿期早教,所以我管大学四年的专业设计教育充其量也只是个入门早教,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也就是那么个意思。而走向工作岗位后的修行所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做设计的人士首先要长进自己的眼界,常有人讲另外一个做事的人是眼高手底,但如果连眼都没有高上去,可见手上出来的东西就更上不了台面了。所以,设计师在高负荷压力的工作状态中还要偷闲享受,花钱感受。每一次积累消费的生活过程,同样也是当代设计师最贵的就业和工作成本。说到这有人会嘲笑我了,偷闲享受,花钱感受还能算到从客户那取费的成本中去。但大家仔细掂量下,确实就是那么回事。要做更好的设计方案,你就必须去看更好的设计,不论是最新的设计资料书籍研究还是现场考察,都是要花消的,且个人觉得现场考察尤为重要。设计师取费只是没有明示取费的组成部分,实际这个取费里除了公司运作开销和养家糊口,最大比例的支出就是考察学习。且一定要去最新最有设计内涵和生活品质的地方,一般来说这样的地方花消不会很底,且还要经常去,不是去一次就能学到位的。每个设计师都希望接触一些更优质客户和设计项目,但很多设计师都没有考虑过真有这样的项目从天上掉下来砸到你头上你怎么去应对?给你一个1200平方米的别墅豪宅要你负责,你马上傻眼了,天天想做豪宅设计,豪宅的真正定义是什么?并不是单纯的用钱堆上去的装修就是豪宅,并不是简单的把120平方米的空间放大10倍。给你一个五星级的酒店让你担任主创方案设计师,你连五星级酒店都没有去过,基本设计要求和参数都不懂,你从何下手?这些高标准的空间设计定单已经沉重的压在了我们这一代设计师身上,我们要怎样去研究和解读都是值得深思的。好的设计项目永远只会留给有准备的设计师!所以要做优秀的设计师必须走出公司,不断走进高品质和创造性的前沿空间品位生活,当然前提是要付出金钱和时间的代价。哪怕再优秀的设计师只要一年不去外界接触和学习更新自己的大脑思维和相关知识理念,马上就会被后人追上,不可能在前沿设计中继续站稳市场。
去年我曾经做过一个武汉比较有名的别墅小区客户,当时客户要求的风格定位是欧式,交流非常愉快,交流过程中客户问我:“你去过法国没有?”我说:“不好意思,因为公司的发展在创业阶段确实很忙目前还没有机会去,但有去欧洲一躺的计划,不过我对法国的文化有一定研究。”客户接着说:“希望你提前去看看,我曾经在那边读过几年书,如果你去亲身体会一下,你的感受会不一样,对你做我这个设计项目一定有很大帮助!”从这个客户的谈话中,可以看出现在不同的客户对设计师的要求和期望值是不一样的。但从这个项目以后,为了自己能够在工作中有更好的眼界和发展,坚定了要去更多地方考察的计划,而这个计划,我和支点的众设计师将付出更加沉重的成本代价!
(第十八节)
2009年,房地产市场继续走向繁荣昌盛,支点多年的积累造就了稳定的团队和成熟的管理体系,业绩也继续提升。
在2009年至2011年初公司组织过三次公开招聘,在招聘前夕总结了以往公司纳入人才的经验和教训,成功引进了一批质量很高的人才。当时我觉得公司再进人不能全部进同类型的人才,团队人员之间需要取长补短,为保险起见制定了三条基本框架标准;第一,招聘的主案设计师必须要求三至四年的工作经验;第二,选拔这批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才性格方面必须要有一定差异;第三,招进一批业内很有潜力但专业基础相当扎实的新人担任助理设计师职,然后公司逐步内部培养。其中值得一提的三位主案设计师有杨志辉,曾祥凤和林波,三人目前一直在支点效力,后通过公司的严格考核体系逐步成为支点的精英骨干设计师。新人方面经过严格选拔淘汰,沉淀了如徐晟蕾,肖睿,李静,邹军,雷玉等都是很有潜力的人才。2011年后公司又陆续纳入一批基本功扎实的人才,在此不一一举例。
这一节我想重点讲下杨志辉和曾祥凤和林波三位设计师。
2009年2月的某一天,有一个网名叫“穷艺人”的设计师加我QQ聊天,此人就是杨志辉。在他加我QQ的时候,公司还未出台细致的招人计划,此人第一次加我在网上沟通了很多,了解到他对支点关注以久,并希望能获得来支点工作的机会。我告诉他:公司人员很稳定很少招人,但今年的市场和公司发展都成上升趋势,有可能会考虑招一批人才,但要通过公平的面试,专业理论和设计绘图三项考核综合评定录取,如果有信心到时候我通知你来试一试。杨志辉欣然答应,说一定会来。两个星期后,公司招聘工作启动,我指派公司首席设计师段威协助我进行招聘工作。QQ通知了杨志辉,杨志辉如约到公司面试,和他一同面试的还有其它二十多位选手```一个星期后,段威刷下来一批不合格的选手,入围的所有简历和试卷呈到了我办公桌上,我首先插队翻看了杨志辉的试卷```,说实话,当时来说,我觉得他的试卷并不是成绩最前列的,但看到了他的基本功还是很扎实,另从QQ交流和简历中看到了此人在经历丰富,觉得到支点是很有潜力的,只是还需加强塑造锤炼一段时间,于是在简历上打了个勾表示待定考虑。
继续看其他的试卷,从中发现有三位选手亮点凸出,综合实力强,答题细致全面;这三位依次是xuny,曾祥凤和xxx,从卷面考分上看应该属于前三甲。而杨志辉并不在三甲其内,我开始询问段威具体情况,段威和我详细反馈了这三个人面试时候的情况,我当即立断,录用xuny,曾祥凤和杨志辉。段威觉得有点奇怪,我告诉了他前面第一段我阐述的思想,得到段威的理解。而杨志辉属于把那个第三名XXX选手挤下去破格录取对象。后在他进公司负责的沿海赛洛城设计项目我亲自督促并协助他完成,也是他到公司完成的第一个设计项目,客户对其满意度很高,后来的工作也表现出认真敬业的精神,四年来,其在支点工作期间专业技术的飞速提高应该是他在以前的工作经历中不曾有的。
而曾祥凤,初来公司应聘时一副桀骜不驯的气质,拉着个脸应对段威面试,据说因段威严肃的考官形象一开始对话提问就不太客气,曾祥凤也有点情绪,段威还是很公证的和我反馈了此人的真实情况,我记得段威这样和我说:“曾祥凤这个人我觉得他能力还是有,卷面也还不错,但感觉很拽样~,像不是很好打交道的,可能是他在装饰公司环境造成,不知道和我们这团队磨合有没有问题?”我再一次仔细查看了曾祥凤的简历和试卷,笑了笑,心理有数,回道:“曾祥凤收下了!”段威半认可半有所顾忌的走了```。其实段威的担心是正常的,但录用曾祥凤无可厚非。首先我看到他的籍贯是湖南人,和我是老乡,自认为我还是比较了解湖南人的,他那副桀骜不驯的气质八成是装出来的,湖南人其实骨子里是沉得住气谦虚谨慎但要面子,讲义气不拘小节但做正事认真细致;其次我对湖南人的印象分一直以来就偏高,看其写的字还不错,字如其人!至少我觉得室内设计师没有几个字写得好的,我不如他;最后从卷面看此人确实是个人才。我和曾祥凤有过几次设计项目的合作,体现了其独有的设计天份,曾祥凤是一位善于冷静思考的设计师,给予他一个完整的时间思考创意,交出来的成果都会眼睛一亮甚是精彩。
Xuny因打着我的好友pengke的旗号来公司应聘,说她和pengke是很好的朋友(后知道只是萍水相逢),我亲自接待,第一印象很好,考卷分数也是最高,有设计师的气质,是装扮时尚的武汉女人,就录用了。在后来的工作中体现了强劲的营销沟通能力,后发现她和男客户能做到称兄道弟,和女客户能勾肩搭背姐妹相称。但最终因为其龙头蛇尾不踏实的工作方式违背了公司管理制度被公司的考核体系刷了出去,在这不详细阐述一带而过。我总结她的为人处事就是脸皮够厚胜过聪明才智,男人脸皮太厚就是死皮赖脸,女人脸皮太厚那就无敌了`````呵呵。
所以,事实证明当初录用人才不用把分数当唯一标准是正确的决策。
后进支点的林波,已经有近十年的工作经验,且性格开朗,处事沉稳低调。当年作为刚到公司的新人实际却是久经沙场的老手,应对客户的一切问题机智灵活,耐心敬业,体现了操控全局的魄力。我和林波也有过几次设计合作,觉得此人一直保持善于研究的工作状态,很会领会客户意图,把握客户心理期望值并迅速作出回应,结果甚至都超越客户预期。在敬业程度上有几次印象深刻,有一次林工约客户在咖啡厅谈一个店面设计方案,客户是一个特别认真仔细的人,所有细节都问得很详细,林工面面俱到的耐心解说,从下午3点一直解说到晚上9点;还有一次在武昌公司,针对一栋别墅的平面设计方案林工解说到深夜12点仍然激情未退,客户都觉得非常不好意思临走时表示歉意的感谢,本还想对我们的设计费进行讨价还价最后都不好意思开口;公司很少加班,也不提倡加班,但在其负责的会所设计项目中,主动担负,连续一个多星期的加班作战,在甲方规定期限内高品质的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林波作为一名老设计师从不倚老卖老,能虚心接受公司其它设计师意见而博采众长,我觉得是难能可贵的。在公司会顾全大局,依托团队力量从家装到工装都成就了很多优秀案例和业绩。在公司团队发展上也紧密关注,心系一线,协助公司其它设计师做了很多协助工作。
而这批人才,最终都很好的融入到支点这个大家庭,壮大了公司综合实力,达到了合作共赢的结果!
武汉支点
发表于 2012-9-1 17:02:48
(第十九节)
这一节我想谈谈大家比较敏感的问题——设计师的私单!
拿到桌面上谈是因为对待这个问题上我有深入的研究并有自己独竖一帜的见解。
我认为,没有客户找你做私单的设计师绝对不是好设计师!为什么,因为我也是设计师,曾经也有很多客户找我做私单。试想,一个设计师的设计和服务口碑差到连私单都没有客户找你?可见此人在公司的成绩是无比的差劲的。也许有人会开始嘲笑我了,我将以有力的论证来证实我的定论是100%的准确!
何为私单?私单就是客户寻找一个公司的设计师绕开公司监督管理体系和设计师的一种私下劳务关系的交易。而其中私单客户源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公司营销咨询客户;一种是设计师服务过的客户口碑较好,推荐的二线客户还是找同一个设计师服务,而此二线客户和设计师谈私下交易。
如果这位设计师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差到做一家死一家,自然是没有任何人推荐了,何来私单的机会?
私单问题一直是各大装饰设计类公司领导头痛的问题,轻则有损公司利益,重则损害公司名誉,甚至直接把公司掰跨。这类事件在业内层出不穷,因私单问题导致公司倒闭的就拿武汉地区来说都不在少数。
但我了解很多公司的设计师把二线客户的私单签成了公单,是一种顾大局图长远的表现。而有的就不一样了,这其中还分客户层次和含金量问题。设计师在做分析,是选择走公单路线,还是私单路线,还是干脆枪毙掉不再联系。支点作为私单易发类公司,个人觉得已经努力控制到了最好,但我非常清楚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并未做到斩草除根。很多人会质疑了,你这不是默许纵容?其实非也。作为公司的管理者,首先要分析为什么这个设计师要做私单,这个私单是什么性质的?我总结了五点:第一,设计师觉得做公单不划算,公司克扣太狠,虽然公司运营有成本但不会去体谅。第二,穷寇易生乱,在公司发展看不到希望,虽然自己有过失但看不到自身问题,指望跳槽,在跳槽之前狠狠的搅合一把,如东窗事发捞点油水走人。第三,抵挡不住客户的口头承诺诱惑,而最终大多栽在这些客户手上,名誉钱财两空。第四,觉得有人找我做私单是自己个人的功劳,不值得让公司占便宜。第五,直属亲戚的项目帮忙。
首先,我觉得一个公司的体制,运营管理模式是否合情合理是避免私单的重要因素,要让设计师眼光放长远的同时,看到公司所付出的努力,设计师和公司是鱼和水的关系相互依存的。公司应该制定合理的待遇和奖励机制控制私单的病发率,让员工觉得做私单是没有大发展的。我了解武汉很多大公司的个别设计师因为私单问题被开除,这些人捞了第一笔资源后自己单干,事实上能做起来的寥寥无几,而慢慢走向资源匮乏枯竭,毕竟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很多要求做私单的客户群,大多抱有一种贪图便宜的心态来找设计师谈,并觉得找设计师做私单是给这个设计师的一种恩惠,设计师在实际服务过程中并不见得会有愉快的结果,同样出现赖账,客户稍有不满意就告发的风险,此类事件在支点也曾经出现过,最后是两败俱伤既损害了公司名誉利益,也损害了这位设计师的名誉利益。
曾经有客户找支点的设计师做私单,希望打折,设计师说:“找我做私单可以,不但不打折,还要加钱。”实际是委婉拒绝客户这一要求了。客户问为什么?设计师答:“你这个案子我不能在公司做,必须在家加班,肯定要收加班费,另不能保证在白天工作时间交流和去工地指导,只能在休息和晚上时间去,还要冒着被开除的风险,所以还要收取一定的风险费。”客户听后泄气,知趣的另找他人```
也有设计师欣然接受客户私单要求的,因为客户觉得设计费比公司便宜些,设计师也觉得可以多捞一点收入,就达成了共识。做完回头一想才清醒,不划算!自己还要加班处理施工图和效果图的制作,这个设计项目挣是多挣了一两千块钱,不敢陪客户去做家具材料选择和软配服务,世界太小迟早公司会知道。耗费了一大堆的精力收入和作品不能见光,做得不好产生矛盾客户有告发的风险,做得好也不能把一个私单拿公司去换业绩积累和作品奖金。
设计师炒私单对公司危害巨大,所以一直是各公司不能容忍的事情。主要是什么危害呢?我打个最简单的比方,一个设计师在公司做完公司的项目后又私下接了一大批的私单,但往往私单比公单要优惠客户觉得占了便宜才愿意合作,所以就扰乱了公司的价格体系,一旦扩散,外界市场就会觉得你这个公司不规范,找公司签约做是一个价,同样找这个公司的这个设计师私单形式做又是另外一个价。长此以往,口碑也越来越差,客户觉得公司不正规管理体系混乱,不愿意和公司洽谈的概率会越来越高,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小。而实际上,贪图便宜的客户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绕开公司管理体系私下找设计师交易的设计图纸质量多数无形中大打折扣,最后此类客户出现不满意的时候有忍气吞声的,有不给设计费的,还有和设计师又吵又闹甚至还致电到其公司检举揭发投诉的。特别致电公司投诉的那种我觉得简直是滑稽,本来就是客户自己为了贪图便宜和设计师的私下交易,出了问题还好意思来公司投诉!支点就曾经出现过一例这样的事件,被投诉的设计师zhouyt被立即开除!但我还是派设计师去了客户工地解决了一些图纸和现场问题且并未收费。客户甚是感激无颜以对,觉得当初来公司咨询时不应该做出如此举动。而我觉得公司出现这样的设计师也是件很丢脸的事情,虽然设计师是受客户引诱。实际上这位设计师也被客户出卖了。
支点历史上因私单问题被开除的设计师一共有三名,实际上在业内已经属于很少了。但有人会提出一些疑议,觉得设计师私单问题的定论很广,公司怎样去区分看待?在这个问题上我总结了我的观点。
面对处理私单问题的态度上支点一直是观点明晰的!在此节的开篇我以阐述了什么是私单;针对公司营销咨询客户,无论是客户引诱设计师还是设计师主动提出转为公司体系外私下交易,调查属实这位设计师将被立即开除;针对设计师服务过的客户推荐的二线客户还是找同一个设计师服务,设计师转成私单的,公司调查其危害性,初犯轻则留用观察,如重复出现此问题有蔓延现象最终开除;如果把私下接的项目带到公司在工作时间制作属于恶劣影响性质,给予立即开除。还有一种比较特殊,设计师的直属亲戚帮忙的项目,当然也许也会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实际也属于私单,而这类私单公司要求设计师必须提前申报到公司,不得占用工作时间制作,以免影响其他设计师造成公司于员工之间不必要的误会。公司不干涉这类项目制作过程,但不得以公司名义出图,不加盖公司出图章。而此类私单是有定额要求公司也会调查的,设计师可不能年年月月在和亲戚帮忙。实际上我了解支点的很多设计师亲身经历过亲戚的项目,多为免费帮忙,顶多有点红包感谢费,而最后多半费力不讨好!
在如何遏制私单蔓延的问题上,我觉得要分三大举措预防:首先公司要制定合理人性的管理和分配机制,让员工觉得是有安全感受保护的;其次是设计师把二线客户主动转成公单的奖励机制,我觉得有二线客户与设计师敬业的技术服务息息相关,公司应该给予额外奖励,设计师获得更多的回报也是价值的体现,但二线客户和公司前期的营销密不可分,用老子《道德经》学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精髓要告诫员工饮水思源,公司前期开拓市场所付出的精力和财力是巨大的,远不是一两个项目能收回成本,实际公司是要靠长远的口碑赢得市场而非干一票就关门,公司要壮大团队更不能做个别设计师倒票的嫁衣;最后是员工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企业忠诚度培养。
而那些个别只考虑个人利益不顾全大局的设计师,自然也不会受到任何公司的尊重和重视,这种人我相信也终不能成器!
武汉支点
发表于 2012-9-1 17:04:15
(第二十节)
2010年初,支点根据以往项目设计工作中的弊病,改组了设计团队构架体系,重在继续提高设计质量和团队合作, 并支持设计师根据各自的个性喜好进行分设计风格的深度研究,定期组织设计师进行细分学习。
无论大家有多忙,公司规定在星期五下午的方案评审会议必须全部到会,成为设计师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各自把这一个星期来的工作成果用投影打在大屏幕上供全公司的人各抒己见,开阔了设计师思维,不断促进了设计水平的提升,避免了“闭门造车”的弊病。同时重视组织和外界公司或优秀个人设计师的交流学习。如请在第七节提到的已故设计师zhanggl来公司为设计师授课交流。Zhanggl年长我们一轮,属于老一辈的设计师,在设计和相关专业领域有自己独特的建树和成就,他的传授生动内涵,提升了支点设计师的思维和修养。
支点重视储备人才的培养,无论会议还是平时的工作中,都很重视新人的专业技能提升,提高了团队综合实力。会给予一些合适的项目让新人参与设计工作,但肯定会诚实明示客户工作操作流程并在设计取费上有所优惠。秉承维护公司名誉和客户利益的责任心,会指派骨干设计师幕后全程指导监督,避免了任何阶段的图纸缺陷。
每年两次的外出考察采风学习也成为公司全年运营中一成不变的规定。支点创业到现在,我定期带领支点的设计师们到广州,深圳,北京,上海,长沙等有历史文化沉淀和前沿设计内涵的空间场所考察学习,大家受益匪浅。而将来,我将继续带领支点的设计师们走出国门,接受最新全球化与时俱进的设计理念和文化熏陶,继续提升支点设计师的技能和眼界。
2011年6月28日,蕴量已久的支点武昌设计中心以全新的姿态在徐东大街龙潭SOMO大厦8楼开业运营,开业当月就有骄人业绩,得益于支点一直以来优秀的市场口碑和设计团队精神,并在同年下半年就超过汉口公司业绩让人交口称赞。公司制定的多元化业务体系也迅速扩张并达到预期值,除了样板房设计和别墅豪宅设计,还涉足到餐饮,娱乐,店面等商业空间设计,企业会所设计,旅游文化区设计等等,并取得很好的客户满意度,优秀项目案例堆积成册,沉甸而厚实。
2011年—2012年支点相关代表作品欣赏链接:
金色港湾现代风格样板间:http://www.zdsee.com/bbs/read-htm-tid-67200.html
金色港湾新中式风格样板间:http://www.zdsee.com/bbs/read-htm-tid-67194.html
金色港湾欧式风格样板间:http://www.zdsee.com/bbs/read-htm-tid-67197.html
虹景别墅:http://www.zdsee.com/bbs/read.php?tid=70925
万科红郡别墅:http://www.zdsee.com/bbs/read-htm-tid-72962.html
宜昌.某企业会所:http://www.zdsee.com/newsread.php?tid=69306&page=0
山西长治某旅游风景区宗教八国馆设计:http://www.zdsee.com/newsread.php?tid=72787
欣赏更多支点设计作品请点击进入公司官方网站:http://www.zdsee.com
武汉支点
发表于 2012-9-1 17:05:23
(第二十一节)总结篇
这一节作为收篇之作我总结下支点十年阶段性发展成绩。
我很清楚业内很多装饰设计业同行对支点不屑一顾,觉得在2008年前并未看到支点任何有形成绩,在2008年后也没有觉得有十分过人之处,甚至抱有鄙视的态度觉得支点业绩平平,其中还有同行生嫉也是很正常的。而我对支点整个团队成员所付出的努力换来的成果评价是很高的。我觉得支点的成就远远超过武汉绝大多数所谓的集团大公司。原因很简单,因为不在一条起跑线上。有些集团大公司因财大气粗一年花去几百万的营销费用,获得了武汉地区最庞大最优质的客户资源,最终的客户满意度居然不及格。而支点在创业阶段用一年仅仅几十万的营销预算获得的有限客户资源,满意度确能达到90%以上。我是一个喜欢做调查研究的人,这个定论我并非毫无根据,大家可以深入了解。
三流的公司把一流的客户资源做成了二流的业绩成果,而一流的公司却能把三流的客户资源做到一流的业绩成果。支点自然属于后者!这是支点在创业初期阶段的最大成绩。
从2005年初我成为支点的股东和管理者于一身开始,到2007年末,在没有原始积累,没有人脉关系,没有外来注资的情况下,支点的业绩和团队人才各翻了三倍。2008年的金融危机加上合伙人的抽资退出,支点保存了90%的竞争力;而这一年很多同行破产倒闭。在2009年至2011年三年间,支点的业绩在2007年的基础上每年继续按乘方倍率增长,这种按乘方倍率的增长的势头我相信在行业内都为数不多,利用有限的客户资源做出来的专业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很多装饰设计类公司每年一到年底人员波动巨大,开始人才大换血,针对团队经营管理方面,支点的人才进出是同行业最为稳定的,培养了一批有主人翁精神的精英人才。团队的稳定运营随之带来的是个人技能水平的稳步提高和客户资源含金量的提升。到2011年,支点获得了很多集团大公司花大代价投入才获得的同等客户资源,并做出了更优秀的作品和客户满意度,充分体现了支点的综合竞争力在飞速提高。在武汉绝大多数装饰公司设计师还在各自为阵或以工作室承包状态的工作体系生存而存在一大堆弊病的时候,支点已经完成了团队合作优势互补的一套全新健全的研究性工作体系,有效利用了人力资源且博采众长,以公司为平台以设计组为工作体系的团队合作提交给客户的成果大大提高了设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同时获得众多业内设计大奖,支点的优秀作品受到各媒体单位关注并约稿发表在国内专业期刊杂志无数。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过诸葛亮!”支点的设计师目前还不是什么著名设计大师,但其中确有成为著名设计大师的潜质,改革开放以来,室内设计在中国还属于一个年轻的行业,支点虽然走过了十年历程有一定资历但还是一个年轻的设计团队,这个设计团队潜力巨大,朝气蓬勃,众志成城!为武汉乃至湖北地区的室内设计之崛起的理想将继续艰苦奋斗,并孜孜不倦``````````
透视
发表于 2012-9-2 21:50:38
看完第一页了。先坐上沙发再看。
讲讲感受,当我仔细,认真揣摩的看到第二页的时候。我就决定今后一有时间会反复拜读
这篇真实的故事! 应该把这篇连载首页推荐至少一个月以上。让更多的人能在其中对自己有一个认知,
从中受益!
zhangqiao
发表于 2012-9-2 22:43:51
透视 发表于 2012-9-2 21: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完第一页了。先坐上沙发再看。
讲讲感受,当我仔细,认真揣摩的看到第二页的时候。我就决定今后一有时间 ...
是的,同意孔龙的意见,长时间推荐本帖。。
透视
发表于 2012-9-3 00:19:25
支点是在招揽更优秀的人才。
非常钦佩此文章作者蒋先生的慷慨,这是我看过最详细,也最有内涵的文章。
蒋先生应该有平时记录的习惯。仔细品读整篇文章让我自己受益匪浅。在次再次感谢次文章作者。
您一定是一位睿智且有雄才大略的人。霸气而又内敛。
武汉支点
发表于 2012-9-3 11:03:56
感谢抬爱~我也就是个二流写手,其实平时很忙,从接手支点开始就没有一个完整的时间能写点东西,7月因生病在家休养了一个月,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就花了几天时间总结了下支点和自己十年来的历程,本来是发表在自己QQ空间的,后站长看到后希望我转载到达人网。我自然是不吝啬了,给予同行学习借鉴和批评指正。重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