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ject丨倍乐 BELLOCO
"倍乐,加倍快乐"
倍乐,意为加倍快乐,品牌致力为更多人带来愉悦的用餐体验。这一次平安金融中心的新店,少去以往店铺所在的街道本身自带的亲近感和烟火气,面向的食客也更多是忙碌的工作人群,因此空间和用餐的需求也与以往具有比较大的不同。
为商业带来社区般
轻松的用餐氛围
平安金融中心相比较倍乐的其他店,处于更加商业的环境之中。我们在设计之初需要平衡空间所在的商业环境,和品牌想要坚持表达的理念。
对于历史、自然和人文的包容和传播,是一直贯穿在倍乐的品牌理念中的。空间设计中,比起外在的吸睛装饰或复杂的空间结构,倍乐一直以来更加关注真正舒适、轻松和高品质的用餐体验。因此品牌更加强调空间的开放性,以及材料的使用上偏向于自然和天然的纹路与触感。新空间继续延续这一设计理念。为了融入空间所在的商业氛围,将店铺外立面呈现中立、简洁的状态,用一扇开阔的、不加修饰的弧面窗将室内外区隔。
我们强调进入空间的体验,从入口处不能够直接看到室内,而是需要通过与外立面相融合的门廊,从一丝不苟的精致商业体,忽然来到一处热闹轻快的聚会之地。状态也随着热情的招呼和澎湃的音乐放松下来。
在艺术画廊中用餐
“在艺术画廊中⽤餐”,是倍乐⼀直以来追寻的空间⽤餐体验。这⼀次,我们回归到画廊本⾝,想象如果将餐饮业态植⼊画廊之中,会创造怎样的一种奇妙的感受。
(图片来源:Dia Beacon)
用餐和艺术画廊的氛围是截然不同的,很难想象这两个场景融为一体。用餐往往伴随节奏感充沛的音乐、昏暗的灯光、高涨的谈话还有器皿烹饪碰撞的声音。艺术画廊则截然相反,灯光明亮或聚焦、没有音乐、走动也需要尽可能小声、和艺术品时刻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两种充满对立的氛围,尝试结合在一起的时候非常具有挑战。我们在结合看似冲突的两种感受的过程中,其实也是不断在讨论这两种氛围之中的取舍。
我们尝试跳脱出传统意义上“餐厅”和“画廊”的定义。画廊一定是安静的吗?和艺术作品的距离一定要维持一米吗?餐厅内一定需要有丰满的内容来体现热闹的感受吗?食物的艺术表达是否能通过空间来承载?
空间布局逻辑从画廊为起始点。首先创造一个舒适的画廊参观动线,考虑画作、陶瓷和雕塑艺术品在空间里的位置,并在艺术品之间留有足够的走动空间,我们希望人们在空间里漫步的时候每一个转身会看到新的作品。其次围绕艺术品的位置,加入符合品牌预期的桌椅数量,并尽可能地让座位之间保持舒适的距离。
灯光设计中,我们沿用画廊灯光逻辑,将灯光全部聚焦在“艺术品”上。艺术品可以理解为是画作、陶瓷、雕塑,同时也是摆盘用心、精心料理的食物。灵活的轨道射灯嵌入在新建的吊顶天花中,简洁地排列,可以根据艺术作品的变动随意调整角度和数量。所有灯具保持10度的光束角,从统一的高度聚焦在艺术品和桌面上。
当我们将餐厅空间结构充分留白,选择用质感细腻变化的漆面大面积涂抹,为艺术品留足够的空间呈现。座位摆放在艺术品旁边,距离很近,一抬手就能触碰到,甚至眼睛可以看到陶罐上微小的气孔,用餐的一个多小时可以仔细和身边的艺术作品变得亲近。这时,艺术作品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观赏品,而是成为了和我们一起用餐聊天的老朋友。
在商业环境中
坚持自我表达
为空间拍摄的当天,有一些人路过时询问这里是做什么的,是家居店吗?是展览吗?这让我们觉得非常有趣。进入空间时首先面对的是一面区隔主要的用餐区域的墙体,因此从外面走进的过程,其实是比较神秘的。如果不知道 BELLOCO 是一家餐厅,也许能闻到香喷喷的食物,和透过玻璃看到里面陈列的艺术品,但是完全不知道即将要体验到的是什么。
其实这对于商业策略来说并不友好,有一些人由于不理解而不去尝试。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是倍乐通过空间设计很自我的概念表达,但是我们相信在现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品牌回归到自我核心,去表达属于品牌自己的想法,才是最可持续,也是最吸引人的。
品牌方:倍乐 BELLOCO
地理位置:平安金融中心
项目类别:餐饮空间设计
项目团队:张可儿、肇美施、孟伟
空间摄影:杨俊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