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设计 发表于 2023-10-30 14:19:47

梁志天&梁力恒:花30年混熟的一对父子



梁志天,国际著名建筑、室内及产品设计师。梁志天先生出生于中国香港,拥有超过40年的设计经验,并以现代设计风格见称,善于将饶富亚洲文化及艺术元素融入其作品中。

梁力恒,毕业于UCLA经济系,后从事饮食及生活顾问的工作。2020年,梁力恒开设了NOVL STUDIO并负责开设及营运 OOAK LAMMA、CLUB C+及URBAN MONSTER等项目。



20世纪70年代的香港,披头士的摇滚乐风靡街头,李小龙的功夫片红得发紫。随着同大陆贸易往来的逐渐开放,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峰——梁志天正是在这样的一个香港长大的。

刚出生的时候,由于经历了抗战后期的家道中落,梁志天的家庭条件称不上多么富裕。虽然失去了祖上积累的大部分财富,但家里依然保留着非常严格的家教:在他的印象中,始终维持着大家族风范的爷爷总是穿着整齐,家里人不可以穿着拖鞋出门,也不能在爷爷没就坐前提早开始吃晚饭。


大学时期的梁志天

梁志天的父母在生活习惯上也处处讲求体面,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在邮局工作的爸爸会在周末带上全家人一起去半岛酒店喝下午茶,就算吃不起一顿大餐,还是会大方“出血”点上两杯咖啡,给儿子买一个冰淇淋。在梁志天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对他的管教并不严格,却总不吝鼓励他,记得去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儿时的梁志天,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拥有了自由的发展空间。小时候,经常看着建筑师叔叔在家工作画图,受其启蒙,学生时代的梁志天也很快在这一领域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他决心也要走上建筑设计的道路,但心思却并没有完全扑在学术上,他更爱花时间规划如何享受自己的人生。


梁志天设计集团(SLD)的总部位于香港九龙湾,梁志天先生的办公室享有270°的海港美景。

钱不是最重要的,生活才是——上一代的生活态度,潜移默化地持续影响着梁志天。直到今日,他对钱这个概念没有看得太重:“反正就是你有钱赚回来,你就可以把它花掉一点,生活还是更重要。”不是“凡尔赛”,是家教使然,也是“传承”的一种。


在办公室里画图的梁志天

“Work hard, play hard”是他的人生格言,只要工作所带来的成果能支持更好的生活,梁志天从不会因为工作辛苦而畏惧退缩。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卷王”。他有一套严格的时间管理方式:“当时间分配在工作上的时候,就全心全意地把工作做好,那个时候我是确确实实200%的工作狂。但是在那个时间以外,彻底忘掉工作,我可以尽情去做别的东西。”

自律带来自由,梁志天就像是这句话的代言人。



在为事业打拼的人生阶段,作为父亲,却是有点“缺位”的。谈及这个话题,梁志天在镜头前停了2秒钟,“在陪伴家人上,是有缺憾的。”采访过那么多名人,常常听到一些如何平衡、兼顾、完美的分享,直接说出这句话,是要带一点勇气的。坦然面对得失与缺憾——这种成功者真正的气度,也传承到儿子梁力恒身上,“小梁先生”也总散发着一种令人倍感温暖的真诚。

1992年,儿子在澳大利亚出生,梁志天亲自在医院的产房里迎接他的到来。虽然不能时常陪伴左右,偶尔去照顾他时却是意想不到的轻松:“我抱着他就不哭了,睡醒后就对着你笑,喂他奶就很快地吃掉,大概6个月的时候,我一个人抱他坐飞机回香港都很顺利。”与儿子的投缘让梁志天分外惊喜,“我觉得小孩就是这么容易带的,好像没有什么特别啊。”


梁力恒约六七岁时,和爸爸一起造访外地。

在童年时期的梁力恒眼中,爸爸因为不常见,所以对他来说是有点陌生的。小学和中学阶段,大多是与妈妈、奶奶、爷爷及姐姐一起作伴。“那个时候奶奶在我学校里面特别出名,因为只有她是开着车送孙子回学校的,很拉风哦!我同学都赞她。”


拍摄进行到一半,梁志天与梁力恒坐在咖啡店的门口小憩。

相处时间少,加上男生天然的内敛,有一段时间梁力恒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去叫爸爸。回忆起当时的感觉,他又是好笑又带点伤感,“感觉有点奇怪,叫不出口。”十五六岁,他背井离乡独自远赴美国求学,像这样的感觉,一直持续了有二十多年。



1980年代初,梁志天正式进入职场,彼时的香港在建筑和室内设计方面的自我风格都还尚处于酝酿之中。

1987年,梁志天由职员变身创业者,成立了自己的建筑设计公司。那一年,他刚好三十而立。

十年后,香港回归,这一时期包括他在内的不少香港设计师开始大放异彩,梁志天也自此开始进军内地。同年(1997年),梁志天在香港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住宅样板间帝琴湾,自然元素主导的设计别具一格,打破了以往样板间多采用古典风格和昂贵奢华材质的定律,他以现代简约的风格崭露头角,并杀出一片全新的蓝海市场。


梁志天的第一个住宅样板间项目——帝琴湾

2000年,梁志天在上海设立中国第一家分公司。“低调奢华”的高端住宅样板间设计让当年内地的一众新兴富豪趋之若鹜。梁志天操刀的上海汤臣一品、九间堂等此后更成了闻名全国的地标式豪宅项目,“梁志天设计”逐渐占据了中国豪宅的半壁江山。戴着“香港设计大师”、“中国设计第一人”等闪闪发光的标签,梁志天的名字高频出现,席卷了各大设计类媒体。


梁志天早期代表性室内设计项目之一——九间堂

“在2009年某个‘中国十大样板房设计师’之类的颁奖典礼上,第一次见到了他。比起业内巨大的影响力,本人看起来甚至有些瘦小,看着他标志性的‘一身黑+黑框眼镜’,联想起那个年代有好多模仿他打扮的室内设计师,不禁感觉有点见到了原版的好笑。”DECO与一位2000年初入行的前媒体人张晨聊起梁志天时,她回忆道。

“梁志天可能是被抄袭借鉴得最多的中国设计师,连他的名字都已经成为了某种风格的代名词——有人说‘这个项目很有梁志天风格’——虽然到今天都没有人真的能归纳出他到底代表着什么风格,但似乎大家一说到梁志天,就能想到空间的冷静、线条的简单、质感的高级。”



张晨和我们分享,梁志天有着很强烈的香港人特征,表现很专业,采访也是四平八稳,“记得采访时我问他‘看到作品时,总感觉您是有强迫症的设计师’,他回答他的冰箱里可乐都朝着一个方向摆,特别规整。不仅如此,就连进入到被业主生活弄乱的‘极简作品’里,他都会感觉受不了。”

无独有偶,虽然日常同父亲相处的时间十分有限,梁力恒还是打小就复制粘贴般地再现了父亲身上的生活习惯:回家以后,摆放在桌子上面的钱包、钥匙,也是会很整齐地排列在一起,但凡偏了一点点,他也会有点不舒服。对比起来,姐姐(梁志天的大女儿)反而不会这样,是反方向摆放的一个人。

“很多大大小小的想法或者是一些很微小的习惯,其实我也不知道是小时候看到他这样做默默地学会了,还是在基因里面就是这样的。”梁力恒说。

儿时的梁力恒,还特别喜欢去到爸爸的办公室里面玩“角色扮演”,旁观在家中一向温柔的爸爸跟其他人开会,竟是自己没见过的一副严肃模样,心里既害怕又敬佩,也开始有样学样地模仿起来:“坐在他主席的位子上面,扮演他的角色,装模作样地说,现在开会,你们要做什么了,要快点……我很喜欢这个游戏。”



中学、大学时期的梁力恒与爸爸的合影。父子二人都酷爱滑雪。

回忆小时候,会威胁自己做功课的妈妈,反而才是家里那个比较严肃的存在,爸爸是“陪玩”的角色,慢慢形成了“有爸爸在的时候就很开心”的感觉,所以梁力恒总会暗暗期待每次跟他的相聚。梁志天的陪伴虽然数量不多,但是每一次的质量都很高,一些温馨的片刻,让儿子回味至今。


“有一次,我记得很清楚,我们两个在踢球,突然下起了大雨,碰到这种情况,大部分父母可能就带儿子回家了,但是他一直陪我在雨里踢,踢到没力气、彻底尽兴了才停。对我来说,那是一个很深刻的记忆。”



最近这几年,梁志天慢慢开始想要回归家庭多一点。

“以前我一直在很努力地工作,给家人的时间确实是不够。但是我觉得我也做成了很多事,人生有舍有得,不能够回头的。现在我就希望一步一步把工作的比例慢慢减少,把时间放在家庭里面多一点,跟我的太太、小孩相处的时间多一点,包括家里的小狗,都可以把时间给他们多一点。”


拍摄途中,父子二人在中环街头的小吃店用餐。

虽然已经开始准备步入“半退休”生活,梁志天却从未想过要让下一代接班,继承自己“打下来的江山”。和绝大多数传统的想法恰恰相反,他说希望儿子“千万不要接我的事业”。

“我现在66岁了,儿子就刚过30。如果他现在也是建筑师,作为我的接班人,我要一直培养他,帮他打天下,我就更累了,什么时候才能退休?所以现在他不做建筑师,我就没有这个问题了。”讲到这里,梁志天两手一摊,脸上仿佛写着“理所当然”四个字,展现出香港人特有的犀利、直接和务实。

“在我小孩成长的过程中,我从来没有故意培养他成为一个什么人,就让他自由地去发展。”儿时的母亲曾经给到梁志天很多的自由,他便把妈妈的那一套教育方式继续践行在儿子身上,他说:“我觉得我妈妈管得我很好,我就用同样的方法来管我的儿子。”


2023年初,梁力恒在美国洛杉矶的婚宴现场

对于儿子私人的生活,梁志天也从不会建议太多,从学业选项到恋爱结婚乃至婚后的家庭生活,他总是让儿子随心而择。更多的时候,只要梁力恒做好决定“通知他一声”就可以。但唯一他会着重提醒的,是儿子必须要找到自己工作以及生活上感兴趣的方向。

“我跟他讲过一句话,我说 Nicholas(梁力恒)你是我的儿子,我当然有这个责任去照顾你,我希望你的成长是开心的,无论做什么事情,你开心是最重要的。”



在这同样开放式的教育之下,梁力恒从小便养成了和爸爸如出一辙的乐观性格,如今31岁的他,依然是众人眼中一个特别爱笑的阳光男孩。

2015年,梁力恒从美国读完经济学归来。回到香港,他告诉爸爸自己想尝试餐饮行业。得到父亲的支持,梁力恒在毕业后便作为管培生进入到梁志天开设的餐饮集团基层锻炼,一做就是6年。

2020年,疫情袭来,全家人被困在家里无法外出,往日总在满世界出差的梁志天反倒难得有机会拥有了一段和家人亲密相处的时光。作为儿子口中“每天每分每秒钟都在想东西”的一个人,梁志天哪怕是在家里,只要手上没在做事,脑子里也会思考不同的事情。一次父子二人聊起梁力恒未来的发展方向,梁志天便就着疫情当下生活趋势的改变开始为儿子出谋划策。


Club C+会所占地300㎡左右,图为Club C+会所的室内公共区域。


Club C+会所室内空间,贵宾厅内的沙发区一角。


会所贵宾厅内的私人餐室空间,每个餐室可容纳多达12名宾客。

“我说现在大家都去追求一种比较放松的生活,所以吃点好菜、喝点小酒,是好多人追求的一种享受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就可以做一个比较私密的私人会所。”Club C+的概念一落地,父子二人开始“共同创业”的路也由此开启。


Club C+会所入口处,画面右侧是香港本地的著名景点——都爹利街煤气路灯。


会所的入口处十分隐蔽,沿着一段蜿蜒的石板山路拾级而上方可抵达。

经历了项目前期的一系列市场调研,也考虑到空间的高端定位,父子二人最终将会所选址落在了交通便利、白领众多的香港中环。具体的落脚点还融合了梁志天特别的心思:不同于人们对中环的刻板印象,虽然地处这样一个节奏匆忙的街区,却还要顺着一段蜿蜒的石板山路拾级而上才可抵达。C+,“私家”,恰恰回应了这个谐音的意义,父子俩希望能给都市人在闹市的中心打造出一个有着舒适内外部环境的私密“家外之家”。


每个雅致的贵宾厅都由沙发区与私人餐室共同组成,两个区域之间以开孔桃花心木趟门低调分隔两室,趟门拉合后即组成一道中式月亮门,恰似中国传统花园的步道。


会所公共区域一角,图中艺术品《呐喊的黑根》来自艺术家周春芽。


会所贵宾厅内的沙发区,墙面上的艺术品《毛笔》来自艺术家李锭雄。


贵宾厅内的餐室区域,墙面上的艺术品《无题》来自艺术家谢景兰。

进入隐于香港中环繁华一隅的会所内,占地约300㎡的空间并不算大,但处处讲求设计的考究。空间糅合了浓厚的现代风格及中式元素,在典型的“梁氏风格”之上,梁志天还嵌入了自己多年的艺术收藏,为空间又添一笔文艺的气质。


梁志天与好友陈幼坚(左一)、关永权(右二)、陈瑞麟(右一)的合影

得知这里是他为儿子事业起步点设计的项目,陈幼坚、关永权等梁志天多年的好友也都纷纷来义务支持,帮忙做灯光设计、品牌视觉设计。“都是老朋友啦,子女出道的事,大家都愿意帮个忙,但只是在开头,后面就要靠他们自己。”


会所公共区域内,正在商讨工作的父子二人

有了这样一个共同创业的由头,父子俩的互动也渐渐密切了起来,用梁力恒的话说,终于在自己30岁的时候,他俩渐渐“混熟了”。开始频繁接触到爸爸工作时的状态,梁力恒直感慨他好像是换了另外一个人,一有想法便会不停地冲、不断地推进,也从侧面给自己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是我觉得这个压力其实也是必须的”,梁力恒说,“没有他给我一些额外的推动力,可能这个项目也没有今天的样子。”



诚然,儿子身上的压力也被父亲一直看在眼里。“我一直在鼓励他,一直在帮他、跟他讨论怎么去做更好。其实过去40年,我做自己的公司当然也有感受到压力的情况出现过,但我是比较喜欢往前想的一个人,把我的想法提前可能三五年想好,为了以后不确定的情况来做一些准备,所以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心里已经有底了。”以身作则的梁志天不仅教会儿子乐观,也告诉他在乐观的同时心里要提前做好坏的打算,学会积极面对。


梁力恒在Club C+会所里的工作日常

会所开业以来,梁力恒几乎事事亲力亲为。每天中午12点开门营业,他10点就会来,提前员工一个小时到岗;他会亲自询问客人的需求,问你今晚是和朋友聚餐,还是安排公司的商务宴会;有客人反应冷气太凉了,灯光太亮了,他是比服务生还要了解机关位置的那个人……他说,“我希望这里做到每一个客人都感觉到这里是他另外一个家,在这里,我们所有人都知道他喜欢什么,不用多说了。”


在中环街头漫步的父子二人

今年,这对父子一同走过了创业的第二个年头,梁力恒说,“真的像一场一直在跑的马拉松,就保持乐观,一直往前走。”和爸爸“耳鬓厮磨”了两年后,他对理想的父子关系也有了新的理解:“大家很多时候也不是需要每天的见面,可能偶尔见一次,然后去打个球吃个饭,其实这个是我很向往的,我希望我日后可以跟他多聊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了。”


DECO为父子二人拍摄的最后一组镜头

拍摄的最后一组镜头,是二人一起爬楼梯的外景——就在会所旁著名的香港景点,都爹利街煤气路灯旁的石阶。进行到一半,穿着皮鞋上台阶的梁志天突然一个踉跄险些绊倒,身旁的梁力恒立刻搭手,自然地揽住了爸爸。


Club C+会所附近街景

就在那一刹那,我们看到,街边的煤气路灯又重新亮了起来。

多次婉拒刘亦菲 发表于 2023-10-31 13:10:56

支持达人室内设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梁志天&梁力恒:花30年混熟的一对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