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从哪来?
弗兰克·盖里
自然、艺术、同代中优秀的人、批评者、客户、同事、家人
文艺复兴时期贝尔尼尼的雕塑和米开朗基罗的作品
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
我所看到的每一个地方——自然、艺术、我的同时代人。我倾听批评者、客户、办公室里的人、家人的意见。我从过去的艺术中找到灵感,比如文艺复兴时期,并从了解贝尔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在他用手在粘土上工作时的发现中找到灵感,米开朗基罗和世界上许多最终成为建筑师的伟大艺术家也是如此。这个职业在当时被认为是一门高级艺术。二战后,建筑失去了很多光彩和地位。也许我们的新一代终于重新夺回了它。给我最大启发的当代建筑之一是勒·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每次去那里,我都会哭。它很精致。
补充:
1.弗兰克·盖里曾在一次采访中透露,他从贝尔尼尼雕塑的褶皱中找到了关于建筑的灵感
▲贝尔尼尼的雕塑
▲朗香教堂
藤本壮介
保持项目本身的多样性,多样性本身就是灵感的来源
我喜欢保持多样的项目类型:小房子,大项目,住房,私人住宅,和文化建筑。多样性让我自由地思考建筑。如果你做更大的项目,那么你将失去你的小的感受,或失去一些来自这样一个小东西的可能的灵感。我只是想保持尺度,项目,地区,和气候的多样性。这样,我们将继续从不同的项目中获得灵感。
汤姆·梅恩(Thom Mayne)
建筑以外的事物:文学、电影、音乐(60年代的摇滚乐)
我的上一代人在追随柯布、密斯、康或阿尔托,但是到了我这一代人,现代主义开始呈现疲态,所以我们会从建筑以外的事物中获取创作灵感。对我来说,可能是文学、音乐、电影等等。戈达尔,费里尼,安东尼奥尼.......我可以说出一长串对我影响巨大的电影人名字。还有音乐!毫无疑问,60年代的摇滚运动带来的影响是爆炸式的。
弗兰克·赖特
自然
向自然学习,热爱自然,拥抱自然,它从不会让你失望。
西萨·佩里
我不相信从艺术中获取灵感
从项目问题本身产生灵感
我不在行业内的作品中找灵感,除了赖特的伊利诺斯英里大厦
我会画一些彩粉笔画,但是我并不从艺术中汲取灵感。我不相信那种方式获得的灵感。对我来说,真正的灵感需要从问题本身而来。灵感在你围绕场地漫步的时候或是与使用者交谈的时候产生。因为灵感对我来说不是一个完成的图像,而是像一株小小的植物,它需要被仔细养护才能变成一棵很漂亮的树。我避免在形象清晰化之前画草图。我发现草图是有误导性的。
我不从别的建筑中受到启发,但是如果我不得不说一个,那就是赖特的“英里大楼”。它真是一件美丽的建筑。它能如此清楚明了地传达了高度和现代性,实在令人惊叹。
▲赖特的伊利诺斯英里大厦
基姆·乌松
事物的起源
旅行,法国、西班牙、以色列
我对事物的起源更感兴趣。我跟父亲分享自己某个作品的灵感时,他说:“这些答案都是别人的,但作出这些特定选择的人是你,是独一无二的你。”所以,我们会把很多东西作为参考,但我们自己作出的选择,却能显出我们建筑师的个性。追根溯源是很难的,直接“抄作业”要简单得多。但如果只是抄别人的“作业”,那你就总会落后别人 5-10 年,因为建一栋建筑就需要这么长时间。所以我更倾向于回溯久远的历史,多方面观察。我试图从许多事物的起源中学到东西,我会探究古埃及,甚至更早以前的事物。我喜欢去法国、西班牙,或者以色列旅行。这些地方的建筑在材料使用、细节、光影运用等方面都有很多绝佳的想法。我父亲给我和哥哥姐姐看过许多参照物,但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会创造自己独特的作品。
斯蒂芬·霍尔 Steven Holl
大量的思考和前期调研
每个基地都是不一样的,你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调研,提出新的想法来统领设计。对我来说,驱动设计的想法或概念是极为重要的,然而获得它们的过程会很艰难。你需要事先进行大量的思考和前期工作。
马岩松
自然
我自己很喜欢自然。我认为这种喜欢来自于我的经历。当我在北京长大的时候,城市被规划为一个大花园。但这种哲学已经被当前的规划所遗弃了,这影响了我的观念。
在我成为建筑师以后,我求学的过程中看到的都是现代主义建筑。现代主义建筑之后是高技派建筑。当时的未来主义电影里的建筑都是高技派。它们看起来像是类似废弃工厂的建筑,非常灰暗。但是在这个环境中,我认为自然是很“美”的。当我说“美”的时候,我更多指的是精神层面上的东西。自然对我很重要,但不是指可持续性、绿色建筑这种概念。
所以我在想,是否有办法创造这种体验。不是仅仅种点树,不是只简单放一些自然的元素,而是把建筑看成是景观来对待。或是用建筑的空间组织来创造出感人的空间。这是从自然中取得的灵感,而不是复制自然或是种更多的树。
张雷
来源于本土,不来自于其他建筑师
来源于信息的过滤
向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学习
灵感来自于对信息的过滤,受个人价值体系所支配。即使是20年前我教书的时候也会鼓励学生向本土建筑学习,伯纳德·鲁多夫斯基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就给出了很好的例子。我在过去的七八年里一直在农村地区工作,传统定居方式在那里体现得更加明显。所以,与当地的亲身接触就是我灵感的源头。如果你仔细研究那些伟大的建筑作品,总会意识到这种不被个人愿景或者想象力所改变的联系。因此,对我来说灵感来源于本土,而并非来自其他建筑师。
董功
灵感是找不到的
与艺术以及艺术家一起交流
参观、展览、旅行
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是在想法上的不断尝试和纠结,我不会因为更多的灵感而分心。我认为这是真正的与自己在一起。当我不在做设计时,我可能会花很多时间与艺术家在一起,参观展览、旅行。但做设计的这个过程,是非常个人的和高强度的,我甚至不想与任何人讨论或说起。这个过程不仅发生在我的脑子里,它甚至会存在整个身体当中,我能感觉到,也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它。
柳亦春
灵感总是在不期而至,找是找不到的。
刘晓都
大量的阅读
广泛的艺术兴趣
灵感会基于大量的实例阅读,同时在广泛的艺术兴趣中发现。
傅厚民
生活中的感受
文化的差异
我对东、西文化,都不具有代表性,但我就是在这两个文化之间游走的一个人。我的灵感也来自于我生活里感受的东西,两个文化都有。我要处理的是,怎么用自己的感受,讲出当地的一个故事。
琚宾
灵感无处不在
提升眼界
灵感本来就无处不在的,存在于宇宙中,就看怎样提升自己的眼界的感知能力去撷取了。
谷腾
不相信灵感
看其它专业的内容,不看设计相关的
喜欢安藤忠雄对于空间的理解和掌控力
图片无法感受很多,实践才可以
对于设计,我不信服灵感学说。我认为踏踏实实的积累是首要的,我很喜欢安藤忠雄,他那种对空间的理解和非凡的掌控力是让我非常佩服的。做设计以外的时间我不会看设计杂志什么,更喜欢看其他专业内的信息,很有意思,对拓展思路也很有帮助。设计的很多东西不是靠图片可以感受的,必须要通过实践才可以真正的体会到设计带给人生活的改变及对人们思想的改变。我很看重对设计专注的态度,对设计细节的精益求精。
▲工作中的谷腾 ©谷腾视频号
张清平
旅行
长期在旅游之中可以找到自己设计的灵感。
Dara Huang
拍照(天气、食物、声音、人们的生活方式)
我们确实到处都能找到灵感。我经常会拍一些我认为具有启发性的照片,并将它们发布在 Instagram Stories 上。因为它不像对象或设计那么简单,所以可能是天气、食物、咖啡馆里的嗡嗡声,人们落座和聚会的方式。我记得那些对我有影响的事物,然后试图营造出类似的感觉和氛围,无论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
▲来自Dara Huang的照片
Kate Moross
灵感来自于问题本身
好的想法的关键不是拥有它们,而是执行它们。好的的想法来自问题。作为设计师,我们把问题罗列称为简报,我们把问题的解决方向称为概念。
▲Kate Moross 作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