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 Carlsen--虚无的边界
艺术是意识的外化,是精神的映射,也是游走于想象与现实边界的中间产物。随着弗洛伊德的著作《梦的解析》出版以及精神分析学说的创立,梦境、潜意识和冰山理论等学术探讨为我们提供了审视自我与精神维度的新视角。这种内观的认知同样对超现实主义艺术的研究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艺术家们开始尝试排除理性的逻辑与思维状态,转而交由梦境和现实之外的潜意识来进行创作。
△Per Carlsen
自超现实主义艺术出现之后,其颠覆性的思考方式同样影响了建筑、室内、景观等实用艺术与设计领域的学科。来自挪威的建筑师与艺术家Per Carlsen将他在插画和艺术方面的经验融入建筑与空间设计,通过建模和渲染技术描绘了诸多超越现实的场景以及后人类时代的空间场景。
随着信息技术与虚拟现实的概念发展,空间早已不再是局限于狭义的物理现实,在没有技术、引力或是重力等现实因素干扰的情况下,空间的精神性和哲学性在Per Carlsen的作品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这些极富视觉冲击力的画面背后隐藏着关乎世界本质的问题——什么是现实?什么又将成为现实?
Per Carlsen创造的场景呈现出了一个自相矛盾的世界,一边是广阔的自然,一边是超尺度的人造空间与建筑,二者之间无形的对抗和联系因沉重的色彩而多了几分压抑,暗部与亮部的强烈对比更从侧面突出了深层的辩证关系,使之构成了视觉上的冲击力。
细分场景的建筑要素,不难发现Per Carlsen常用观景台、纪念碑和礼拜场所等在后文明和末日作品中频繁出现的元素暗喻人类的渺小以及无节制的资源开发和浪费为自然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借此强调日益严重的气候危机和对技术的过度依赖等现实问题,警醒人们重视身处其中的环境问题。
这些深蕴神秘力量的场景同时还具有极简主义的哲学性,夸张的线条与孤独的人物剪影互为对照,并以理念与精神层次的表达填补画面的留白,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那些为人所熟知的建筑因过大的尺度而变得十分陌生,Per Carlsen希望通过超现实的场景令人们重新审视自身,关注因我们习以为常而被忽略的环境现实。
Per Carlsen于2021年取得了the Oslo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AHO)的建筑学硕士学位,并在毕业后加入了the Nordic office of architecture从事建筑设计。在此期间,他陆续在个人媒体平台发布此类艺术作品,且在其中融入具体的实践经验所带来的灵感启发,使其作品的内涵更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思考深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