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柱子的处理
结构,永远是设计师需要重点处理的对象。对于结构的处理态度,也展现了一个设计师的设计原则。大部分建筑都喜欢让柱体和结构消失,为此他们会用不同的方式的来处理。有的人将柱体结构进行强化,形成巨大形体感。有的人用柱体与楼板的错开搭接来还原清晰的建造逻辑,有的人将柱体放大,放大为一个功能房间.......
话不多说以下为整理后的社群讨论精华内容
大师之柱
密斯凡德罗
密斯是一个细节控,看似简单的钢柱,实则并不简单。有的柱体集合了复杂的构造,有的柱体则在表达建造的逻辑,是支撑还是悬挂,十分清晰。
路易斯·康
你很难在路易斯·康的项目里发现明显独立的柱体,优秀的设计师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未经处理的独立柱体。康有很多种处理柱体的方式,一是让柱体与横梁结构完全融成一体,形成一个框架式的结构,柱体不再是柱体,而是与梁一体的结构。二是放大柱体形成房间甚至巨大的空间,直接让柱体消失。
斯卡帕
斯卡帕为人所知的是他对细节和材料的疯狂表达,由于多是改造项目,所以斯卡帕拥有新建柱体的机会并不多。在多数项目中他选择用丰富多样的细节和手法去处理柱体,甚至在一个项目中运用多种手法来处理多个柱体,让柱体成为空间的形体主角。有些项目则会被周遭的细节所掩盖掉柱体的存在,这依然符合了建筑师的追求,隐藏柱体,如果不能隐藏,就让柱体做点别的事。
西扎
西扎是个建筑雕塑大师,每一个建筑都简洁有力,如同精确雕刻后雕塑般优美。这样的建筑,自然也不会让柱体随意存在。多数情况下会被包裹在巨大的雕塑般形体里,如果必须存在,也会用细微的处理来表达建造的逻辑,随便带出些许轻松写意。
皮亚诺
我对皮亚诺并没有太多了解,唯一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这个金贝儿新馆的柱体。清晰的建造逻辑,阵列的秩序感,精致的搭接细节,堪称典范。
藤本壮介
我对藤本壮介了解也不多,这个案例在表达一种居住空间与周围环境边界的模糊。在模糊的边界的同时,也模糊了建造的秩序感。极细的柱体与超薄的楼板让建筑接近一种装置的状态,这和他追求的树屋的概念十分契合。
石上纯也
当别人都在让柱体消失的时候,石上纯也用一种反向的方式让柱体消失。那就是让柱体接近无数多,多到无法辨别谁在支撑谁在装饰?
阵列之柱
阵列之柱
利用数量上的重复,或规则或不规则,形成视觉上的阵列。以多胜少,充满了气势与神性氛围。
隐匿之柱
隐匿之柱
一,真假难辨利用多个与柱体完全一致的造型与真实的柱体混合在一起,或者本身这些造型都起到了柱体的作用,但是在视觉上,我们并不会把它们看作柱体,而是一个完整的造型系统,类比石上纯也。
二,柱体房间放大柱体,大到房间的大小并且真实的置入功能。让柱体成为空间,视觉上柱体便消失了,类比路易斯·康。
三,装饰造型利用丰富多变的装饰造型,强化装饰的同时弱化柱体的存在,类比斯卡帕。
构成之柱
构成之柱第一印象就是丹健,丹健在项目中的理性立体构成感同样在柱体的处理中有延续。柱体还是柱体,但是在精巧的立体构成处理之下,让柱体成为了一个别致的造型,不卑不亢,既不抢去空间的主体,也不失精致细腻。
功能之柱
功能之柱
在柱体的身上结合实际的功能,减弱柱体本身的存在。所有对于柱体的处理,都有一致的目的:让柱体自身的存在感变低。
材质碰撞之柱
材质碰撞之柱
在原本单一材质为主的柱体之上,结合不同材质的碰撞。用材质本身质感对比,来强调柱体的存在。让本该无趣生硬的柱体具有冲突、对比、精巧、故事性等等丰富感受。
图案之柱
图案之柱
低成本的做法,利用纯视觉图案的方式去粉饰柱体,让柱体具备纯平面广告般的视觉冲击力,如果创意够好,会有奇效。
伊东之柱
伊东之柱
伊东丰雄是日本建筑界的大师,他影响了新一代的日本建筑师。而在柱体设计界,伊东丰雄堪称“柱体大王”,他常以构建的方式去消化柱体,让柱体本身成为一个特殊的支撑构造,同时又是空间里最为显著的视觉造型元素。多次尝试,皆不相同,柱子大王,名副其实!
氧气罐群友之柱
王鹏之柱
王鹏对于建筑大师有着深刻的研究,在项目中也会致敬建筑大师的设计逻辑。他用材质的碰撞结合精致的构造在展厅中将这颗柱体处理的恰到好处。
李波之柱
李波是个造型高手,对待柱体同样是驾轻就熟,手到擒来。多样化的柱体处理分别出现在不同的项目里。
张真之柱
张真的设计一直以材质的碰撞见长,丰富的材质在空间里自由的组合,碰撞出多样的变化。这根柱体尤其新潮,用捆绑的方式固定材质,营造了一种不安定感。
丁鹏文之柱
丁鹏文的项目一经发布,都会掀起一波讨论甚至跟风。我们习惯了他不按套路出牌的空间塑造能力,对待柱体,他也从来没有让我们失望,强悍的视觉冲击力让人过目难忘。
感谢分享,支持达人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