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致中和 发表于 2018-8-6 11:02:52

LDH刘道华建筑设计--鲁韵予“采”

鲁韵予“采”
朗朗的读书声在耳边回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论语》儒家文化,千古风韵。鲁采,鲁菜为形,孔文化为神。儒家文化,千古风韵。鲁采,鲁菜为精髓,孔文化为绝唱。古时文人时常将自己庇护于喧嚣红尘之外的一道“门”内,无论这门是在市朝,或是在山林,一旦推开“门”,“门”内正是他们平日里浮白载笔的逍遥地。取静、得闲、生趣、坐忘。    鲁采以书院开篇,为您打开味蕾的同时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架构屋顶、灰地白墙,静雅之气,浸透而来;松枝借助光的余力,将倩影映在白墙上,仿落一幅动态画卷“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白石,聚点成面,它的洁净,可让你除去凡尘之扰;书籍,在空间中化作隔墙,一本本打开的书籍,围绕在餐桌旁,好似我们钻进书香的海洋。散台区则用淡淡的水墨画玻璃屏风做分界线,朦胧中仿佛看到细雨在吟咏,如烟似雾,水墨丹青栩栩如生。      拾阶而上“诗经”之刻于地面、也吊挂在空中,低头、抬眼间都孕育在“书”的内韵里。对景、漏窗散落的点缀在空间各处,一窗一景,一步一景,等您望之,等您冥想。
书院必有藏书之处,二楼的格子墙便是您看其精髓、品其经典之处。漫步走来,两座串联的坡顶房,成为包间区回形廊道的核心筒,成为“核心”必有其亮点,蓝光、曲面的水池、泥人构成了丰满的灰色地带,抬头望去,顶面是适于“文人骚客”归隐田园之态的屋面,只是我们用当代的语言,把其变得时尚一些罢了。      石板铺筑,高墙窄巷中,我们从一间房驶向另一间房,每一个包间都有其独到之处,有锦绣河山的手工刺绣、有海盐制作的画卷、有山水的当代艺术、有金属质地“汉服”的立体呈现。每一个空间都值得您一品。

翠竹、漏窗点缀在廊道一侧,翠竹群在磨砂玻璃的借力下,显得更加具有生命力及朦胧之美感,皎洁的月光悬挂在翠竹内。朦胧依旧,思绪飘飞,“鲁采”在书院的气息下营造出的这番浓厚的水墨情境,着实回味无穷。正可谓“鲁韵予‘采’”。            项目名称:鲁采。设计公司:LDH刘道华建筑设计事务所。
主创设计:刘道华、陈双喜。设计人员:王可心、张瑞、王彦娟、迟鹤凡、陈鹊临、刘琰、张倩。项目地点:中国,北京。项目面积:1200平方米。摄影:马晓春、薇白。刘道华先生
社会任职:跨界设计师 LDH刘道华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国内知名空间设计师资深室内建筑师餐饮空间设计专家大董餐饮等众多品牌御用设计师Interior Design年度封面人物中装协软装陈设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室内装饰协会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ADCC】副秘书长

xtt 发表于 2024-1-17 13:28:53


支持达人室内设计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LDH刘道华建筑设计--鲁韵予“采”